連鑄平臺熱浪滾滾、粉塵彌漫。過去,工人需要頂著高溫,一步步手動操作大包脫鉤、安裝滑板油缸、更換長水口……如今,在寶武集團中南鋼鐵(原韶鋼),這一切已成歷史。“從大包上臺脫鉤開始,到中包精準開澆,整個流程完全自動運行,只需1人在清涼的主控室遠程監護”——這就是鐳目RAMON無人澆鋼平臺帶來的革命性改變!這也是來自寶武中南鋼鐵一線最真實的反饋。
截止到今年5月底,鐳目連鑄大包一鍵澆鋼系統在中南鋼鐵(原韶鋼)已經平穩投用一周年,獲得客戶高度認可。據現場數據統計,系統上線后通過機器人標準化作業,減少耗材浪費,提升質量;通過自動開澆,減少頭坯切廢;通過自動調寬,減少停機換斷面;通過臺上無人化作業,優化崗位管理;通過電磁下渣檢測,減少注余,合計年綜合效益800萬。
圖為鐳目科技與原韶鋼聯合攻關建成的無人澆鋼平臺運行現場
技術領先,定義標桿
國內首套鐳目RAMON無人澆鋼平臺于2018年8月建成,并于同年12月在中南鋼鐵實現工業化應用,開創了國內連鑄智能化先河。它徹底改變了傳統連鑄平臺高溫、高粉塵環境下依賴人工經驗的重體力作業模式。
平臺深度結合現場工藝與工況,通過現場部署3臺機器人,實現了自動裝拆滑板油缸、自動換長水口、自動測溫取樣、自動分揀添加覆蓋劑等12項核心功能。
歷經四代技術迭代(2018-2024),平臺已構建起“感知-決策-執行”三位一體的智能體系。最新4.0版本更部署了4臺機器人,功能模塊擴展至26項,全面覆蓋大包、中包、結晶器自動控制,全球首創實現從鋼水上臺、開澆、終澆到下線的 “全流程一鍵澆鋼” !結合先進工藝模型與全域智能監控,完成鑄機與設備的智能聯動,真正實現澆鋼生產全流程無人化。鐳目用智能革新澆鋼,讓高溫、高危、高強度的“三高”成為歷史!
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在研發過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目前已授權專利50多項(含發明、實用新型和計算機軟著);獲得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冶金科學技術三等獎;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成果鑒定獎;參加世界智能制造創新大賽獲得全國大賽三等獎;入選工信部2024年實數融合典型案例。
圖為鐳目科技與原韶鋼聯合攻關建成的無人澆鋼平臺運行現場
功能矩陣,全面超越
相較于國內外同行在連鑄智能化領域多局限于單環節功能開發(通常僅3-5項功能),鐳目科技與中南鋼鐵通過系統性創新,成功構建了覆蓋澆鋼全流程的26項功能矩陣,技術水平遠超國內外同類產品。其核心優勢體現在:
三大智能控制系統: 顯著提升鑄機基礎控制精度、傳感器精度及信號處理能力,實現鑄機與機器人設備的無縫智能聯動。
五大高精度視覺系統: 針對天車脫鉤、油缸拆裝、大包水口安裝、覆蓋劑擺放、中包水口/結晶器對中等關鍵環節,布設定制化視覺系統,攻克高溫環境精準控制難題,識別成功率超99.5%,性能指標行業領先。
四大高效機器人系統:一是拆裝油缸機器人集成了油缸拆裝、介質氣管接頭對接、電磁下渣接頭對接等,開發了RAMON獨有的油缸和介質管一體式插拔技術,一次動作完成多項功能,節省了流程時間,提升了設備運行穩定性。二是 自主研發四軸機器人技術,無需改造大包,成本更低;直接定位下水口,精度更高;支持全自動/半自動/手動模式,保障異常工況下的連續安全生產。
三是在實現自動測溫取樣的基礎上,開發了集成式探頭箱,可以實現測溫、成品樣、氣體樣等多種探頭的存儲、自動分選和余量報警,有助于實現耗材的精益化管理;四是根據現場工藝要求,開發了覆蓋劑自動分類和定量抓取功能,實現覆蓋劑的均勻和精準添加,開發了袋裝開澆加覆蓋劑,一次添加可以達到80KG/min,大幅降低了人員的勞動強度和高溫風險。
智能化信息化中樞: 構建可視化平臺,實時映射現場所有狀態,實現工藝流程、澆鋼狀態、設備控制、生產數據的全方位可視化、可追溯、可計算、可優化,持續提升工藝水平與產品質量。
圖為鐳目科技與原韶鋼聯合攻關建成的無人澆鋼平臺操作現場
有了鐳目的一鍵澆鋼系統,連鑄平臺不再是“黑匣子”,不再依賴“人眼判斷、經驗操作”, 不再全靠對講機人工協調,不再操作存在"盲區",出現停澆的誤操作。而是全流程透明可控的智慧中樞,系統實時采集與分析傳感器信號,異常提前預判,語音自動報警,關鍵部件按需維護,從源頭遏制故障與事故發生,使澆鋼過程從“經驗驅動”走向“數據驅動”,做到事故可控,風險可預,決策有支撐,使澆鋼節拍嚴絲合縫、環環相扣,不差分秒,守護每一次安全生產。
無人澆鋼真標桿,安全高效贏未來
在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浪潮中,鐳目無人澆鋼平臺已成長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鐳目無人澆鋼平臺讓鋼廠安全看得見、效益算得清、操作更省心,自2018年商業化應用以來,平臺已成功應用于25家鋼鐵企業的35臺連鑄機組,全面覆蓋方坯、板坯、圓坯及異形坯全品類產線。
目前,該平臺國內市場占有率突破70%,并加速開拓國際市場,已簽訂多個海外訂單,標志著中國智造在冶金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自2024年5月完成熱試至今,平臺已穩定運行超14000爐,接待國內外客戶考察三十余次,獲得高度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