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降耗是企業降本增效的重要課題。寶武集團中南股份能源環保部氣體班用一組亮眼的數據,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答卷——連續三年實現壓縮空氣電耗穩步下降,2025年上半年更是創下0.1108kWh/m3的新低。這串不斷刷新的數字背后,是他們對節能降耗的執著追求,對生產細節的極致打磨。
從數據到目標:步步為營的節能之路
翻開氣體班的節能成績單,每一組數字都凝聚著汗水:2022年電耗0.1190kWh/m3,2023年降至0.1154kWh/m3,2024年再優化至0.1123kWh/m3。三年間,電耗持續走低,卻并未讓他們停下腳步。
2025年,氣體班主動給自己“加壓”:將年度電耗目標定為0.1120kWh/m3,同時向0.1115kWh/m3的挑戰值發起沖擊。令人振奮的是,截至上半年,實際電耗已突破預期,降至0.1108kWh/m3。這不僅是對目標的超額完成,更印證了“節能沒有天花板”的信念。
精準調控:在參數里“摳”出效益
“壓力范圍再緊一緊,能耗就能再降一降。”這是氣體班在參數優化中總結出的經驗。
按照崗位規程,壓縮空氣壓力需維持在0.58MPa至0.70MPa之間。此前,為避免空壓機頻繁啟停,壓力被控制在0.59MPa至0.63MPa。但團隊發現,這個范圍仍有優化空間——偏高的設定值會增加壓縮機負荷,間接推高電耗。
經過反復測算與試驗,他們果斷將壓力區間壓縮至0.59MPa至0.62MPa。看似僅0.01MPa的微調,效果卻立竿見影:既滿足了生產對壓縮空氣的穩定供應,又降低了壓縮機運行負荷,讓空壓站整體效率顯著提升,為后續節能打下了堅實基礎。
及時除障:讓設備始終“跑”在最佳狀態
“小毛病拖成大問題,能耗就會悄悄往上躥。”這是氣體班全員的共識。他們像呵護自己的愛車一樣關注設備狀態,堅信“設備健康,能耗才能可控”。
不久前,團隊處理了進口導葉執行機構故障;冷凝水管漏氣,杜絕“跑冒滴漏”造成的浪費;3個電子排水器閥芯清洗,讓排水效率恢復如初。正是這些“小題大做”的舉動,讓設備始終保持“滿血運行”,為低電耗提供了硬件保障。
持續突破:把標準刻在更高處
從0.1190到0.1108,每一次電耗下降的背后,都是一次對自我的超越。2025年初,當有人質疑“電耗還能再降嗎”時,氣體班的回答擲地有聲:“只要用心,總能找到改進空間!”
他們不滿足于“達標”,更追求“最優”:操作手冊上的參數被標注了密密麻麻的優化建議,設備巡檢表上多了“能耗波動記錄”欄,班組會上“節能金點子”成了固定議題。這種對細節的較真、對每一度電的珍惜,讓節能從“任務”變成了“習慣”。 (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