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瑩婷 鄒麗菁
今年初以來,中國寶武新鋼集團厚板事業部煉鋼作業區(下稱煉鋼作業區)圍繞“提質增效”主線,把小創新、小技改作為深挖內潛、釋放效益的突破口,持續開展創新攻關活動,讓不起眼的小技改結出了降本增效“豐碩果”,在保障安全生產、降低勞動強度、減少備件消耗、提升生產效率與推動節能降耗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智能閥門巧節水,年省20萬元。在煉鋼作業區真空爐區域,即使在真空爐停止生產的情況下,冷卻水依然會流個不停。這不僅導致該區域的熱井泵電機頻繁啟停,大幅縮短設備使用壽命,還造成了電能浪費。
面對這一“痼疾”,該作業區技術人員經過周密論證,決定在3臺水環泵冷卻水管的總管上加裝了快切閥控制系統。該系統能夠在任何一臺泵啟動前,確保快切閥先行開啟,只有當3臺水環泵全部停止運行時,快切閥才會關閉停止供水。這樣既保證了水環泵冷卻水能夠安全可靠地供水,又能精準地節能降耗。
該作業區的這項改造立竿見影,不僅減輕了人工監控的負擔,還顯著降低了水泵空轉的電能消耗,同時延長了設備壽命,每年綜合節約水電費及設備維修費用達20萬余元。
智能“神器”解憋泵,電流驟降年省15萬元。煉鋼作業區真空爐2號熱井泵的頻繁故障曾威脅著生產順行,該泵開機時極易因過流而跳泵甚至燒毀,根源在于3臺水泵并排抽水時,處于中間的2號泵受水流擾動影響,常發生憋泵現象。
該作業區技術人員經過反復調研分析,最終自主設計制作了一款智能“神器”。他們在2號熱井泵的出水管道上安裝了電動閥門,將其運行與熱井泵本體進行精準的自動聯鎖,熱井泵啟動運行10秒后電動閥自動開啟,停機時電動閥則同步關閉。
這款“神器”投入使用后,電機啟動電流直降40%,徹底告別了過流跳泵的困擾。這不僅大幅延長了熱井泵的使用壽命,減輕了該作業區檢修人員的勞動強度,還有效降低了大電流運轉的電能消耗。尤為關鍵的是,因熱井泵故障導致真空爐停機、被迫改鋼的損失大幅降低,僅此一項,每年就為新鋼厚板事業部降本增效15萬元。
膠管排布巧優化,杜絕爆管年省16萬元。在LF(鋼包精煉)爐區域,為水冷電纜及升降橫臂降溫的冷卻水膠管曾讓人頭疼不已。頻繁爆管漏水不僅極易引發停機事故,備件消耗也居高不下,每月需更換3~4根。該作業區技術人員深入現場,抽絲剝繭,發現癥結在于膠管布局雜亂交錯,橫臂升降過程中膠管互相摩擦是爆管主因。
找準問題后,該作業區的技術人員首先優化了橫臂水箱冷卻水膠管的行進路線,摒棄了原先從水箱主供水管道至墻壁的冗長路徑,改為直接由橫臂上的冷卻水管就近供水。
這一改動瞬間節省了6根8米的膠管,并徹底消除了它們因摩擦而受損的隱患。同時,該作業區的技術人員對墻壁上原有的18根冷卻水膠管的供水方式進行了革新,將之前的交叉纏繞,改為L型進出水管依據相序保持合理間距供水。
雙管齊下的優化措施,有效終結了膠管間因摩擦導致的爆管頑疾。該作業區的檢修人員勞動強度顯著降低,備件消耗費用大幅削減,因漏水停機造成的改鋼損失也得到有效控制,每年綜合降本達16萬元。
《中國冶金報》(2025年09月09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