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質量月“以問題為導向,追求卓越品質”目標的引領下,新鋼集團煉鐵事業部高爐一作業區聚焦高爐燒結礦返礦率攻關核心任務,黨員帶頭沖鋒,全員協同發力,在質量管控與成本節約的雙向賽道上跑出“加速度”。
質量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降低燒結礦返礦率是此次高爐一作業區質量月提升工作的重點抓手。“返礦粒度是質量底線,更是成本紅線!”這句擲地有聲的話語,是煉鐵事業部6號高爐黨員和工長常掛在嘴邊的話。每周,6號高爐黨員工長都會聯合質檢站人員開展“硬核”抽檢,嚴格執行“大于5mm粒度不超8%”的質量標準。一旦發現超標,立即啟動槽下篩網“體檢”,從源頭杜絕因設備質量問題導致的返礦不合格。
篩網作為燒結礦篩分的關鍵設備,其運行狀態直接影響著返礦率。作業區槽下崗位黨員主動扛起篩網管理重任,結合質量月設備維護要求,按“上限6mm下限4mm”規格有計劃更換篩網,加密巡檢頻次,細致排查磨損隱患。同時,創新建立篩網“健康檔案”,定期“把脈問診”,確保設備始終處于最佳運行狀態,為燒結礦篩分質量提供穩定保障,以設備高質量運行夯實降本根基。
數據賦能是質量月“精準提質”的關鍵。為實現對返礦率的精準把控,作業區將返礦率納入每日生產日報表重點監測,依托數據動態管控“智慧網”,分析不同班次數據規律。一旦出現異常波動,迅速聯動崗位溯源分析,制定針對性調整策略,以數據驅動質量管控精準化,讓每一個數據都成為降本增效的“導航儀”。
針對燒結礦入倉“高空墜落”導致破損率高的問題,上料線崗位黨員在質量月“創新提質”倡議下,推出“半倉上料法”,即料位低于一半時,立即聯動上料,讓物料 “輕緩著陸”。這項“微創新”使入倉破損率直降8%,將質量月“小改進、大效益”的理念落到實處,更多“金點子”持續轉化為降本“真效益”。
質量攻堅結出碩果!6號高爐燒結返礦率從5月的16.01%降至8月的 13.38%。據測算,返礦率每降1個百分點,月均節約成本35萬元,5至8月累計節約成本近100萬元。在返礦率攻關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工序保供、質量管理、質量巡查、全員參與等方面的工作也同步推進,為煉鐵事業部質量持續改善、效益穩步提升注入了強勁動力。(萬新東、甘志鴻、華小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