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8月,新鋼集團數智化部聚焦電氣儀表核心領域,以數智技術為關鍵引擎,在成本管控工作中主動破局、精準發力。通過優化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升級資源循環利用、強化供應鏈源頭管控三大維度創新實踐,形成全鏈條降本閉環,推動電氣儀表采購費用較去年同期降低4600余萬元。此舉不僅為集團降本增效開辟了新路徑,更以優良績效踐行了“極致效率”目標。
庫存共享“一盤棋”:打破壁壘激活效能
今年初,新鋼集團數智化部以“破局者”姿態啟動整合,逐步將100 多個分散于各作業區的備件庫系統梳理,設立集中庫并統一錄入設備信息,實現“一盤棋”管理。
在此基礎上,部門搭建“線上庫存數據庫+線下集中倉儲”雙軌模式,設備型號、數量、狀態、存放位置等信息實時更新,從根源避免重復申報與資源浪費。同時,組織各作業區負責人實地認庫,使其對設備種類、規格“心中有數”。如今,備件管理徹底告別“各存各貨、各花各錢”,實現全生命周期透明化管控與高效調配,讓降本增效在庫存環節落地。
采購源頭“做文章”:精準管控壓減采購成本
在備件采購端,新鋼集團數智化部依托專業積累,構建全流程管控體系。組建跨部門評審小組,建立涵蓋市場調研、參數比對、使用反饋的多維度評估機制,嚴審設備性價比、實用性與兼容性,既篩選高性價比產品,又挖掘替代方案,實現源頭降本。
面對進口產品采購成本高、供應渠道受限的難題,新鋼集團數智化部主動扛起國產化替代攻堅大旗,將問題清單轉化為攻關任務清單。以9號、10號高爐鐵水秤系統為例,數智化部組建專項技術團隊,聯合國內優質廠家開展百余次參數匹配測試與現場工況模擬,攻克信號穩定性、高溫適應性等核心技術難題,最終實現國產傳感器成功替代。
截至目前,該國產傳感器已累計領用30個,實現采購成本節約65萬元,降幅高達66.6%。此舉不僅顯著提升了供應鏈的自主可控水平,更為應對市場波動構筑了堅實的安全屏障。
修舊利廢“煥新生”:精打細算盤活資源
“能用不換、能修不丟”已成為新鋼集團數智化部全體干群的共識。各作業區及班組主動探索廢舊設備再利用,通過修舊利廢盤活閑置資源,降低采購開支。
面對輕微故障、型號適配問題閑置的設備,維修人員用精密儀器全維度拆解檢測,從電路板焊點到傳感器靈敏度逐一排查,建立標準化部件替換流程,將完好舊部件重組調配。硅鋼薄板自動化作業區冷軋班圍繞“BCU修理不換新” 目標,每日堅持維修,已修復上線55臺BCU,單月節約成本約71.5萬元。
今年1—8月,新鋼集團數智化部累計完成12類超3000臺次電氣儀表修復再造,實現修舊利廢價值1203.88萬元,以“變廢為寶”詮釋降本增效內涵。
從庫存“集約化改革”,到采購“精準化突破”,再到修舊利廢“精細化深耕”,新鋼集團數智化部以“破釜沉舟”的決心與“極致效率”的追求,在降本增效路上穩步前行。1—8月,累計降低采購成本4600余萬元。這既是對創新舉措的肯定,更是深化工作的動力。(萬新東 嚴小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