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吳道輝
在機器轟鳴聲中,一場關乎首鋼水鋼公司綠色發展的無聲戰役正在悄然進行。僅2024年6月份到2025年4月份,就有622臺節能機電設備在水鋼“上崗”。
為響應國家“大力推動以節能降耗為重點的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加快淘汰改造高耗能落后的機電設備”的號召,水鋼積極推進以舊換新,淘汰高耗能機電設備1189臺。2024年5月份,水鋼定下“一年完成更新622臺高能耗落后機電設備”的目標。此后,水鋼分管領導每月都會主持召開專項工作推進例會,專項布置和落實綠色低碳工作,協調解決各種問題和困難。
在設備更換過程中,水鋼各事業部迎難而上,上演了一個個精彩的攻堅故事。目前,在水鋼各生產現場,這些節能機電設備已成為水鋼綠色生產的“主力軍”。據測算,僅去年至今年更換的622臺節能機電設備,每年就可節電760萬千瓦時左右,節能約930噸標準煤。這場設備更新攻堅戰,水鋼人用責任與擔當書寫了綠色低碳發展的新篇章。
設備工程部:讓節能設備早日“上崗”
2024年5月份,水鋼設備工程部在全公司內逐臺清理機電設備,確定落后設備并制訂更新方案;6月份,與設備廠商確認技術參數、選型;7月份,申報采購計劃;8月份,開啟招投標和合同簽訂。
面對生產經營費用緊張的難題,該部通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采購了大多數設備,少量設備使用專門經費。為使新設備盡早到位,水鋼設備工程部制訂了詳細網絡圖,大到總體推進節點,小到每臺電機的到貨及更換計劃。該部計量能源室宋亞軍等人發揚“盯”的精神,頻繁致電廠家跟蹤設備發運情況。設備到廠后,他們及時做好設備更換與效果反饋、現場確認等跟蹤工作,并積極協調水鋼各事業部間相互支援,使節能機電設備早日“上崗”。
煉鐵事業部:“鋼鐵俠”團隊的精彩故事
水鋼煉鐵事業部需更換的336臺電機,有136臺在原料作業區,但該作業區維護力量薄弱。為此,該作業區巧妙籌劃,在用電谷段備滿原料槽,提前準備工器具、電機,辦好作業票。G103皮帶直接與高爐相連,每天最多停機4小時,平時每天只能換3臺電機。該作業區憑借出色組織,在原料維護班班長李紹鵬帶領下,利用4小時的碎片化停機時間,更換了7臺行走電機。
新設備上崗后效果明顯,該事業部設備室管理員王賀華感慨道:“更換工作雖然辛苦,但對設備運行與節能工作大有好處。”
鋼軋事業部:我們是“拼命三郎”
鋼軋事業部運行作業區的點檢技術員雷軍等人發揮“拼命三郎”的精神,在設備更換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2024年12月初,在更換三棒線穿水泵250千瓦高壓電機時,因尺寸微調需重新修磨基礎座,毫無經驗的他與鉗工班班長宋勇、電工班班長王法義等人,測繪尺寸、利用磨光機打磨等,耗時近一周才完成電機找平、找正和基礎固定工作。積累了經驗后,他們更換高壓電機的效率大大提升,2~3天就能換1臺。當設備集中到達和更換時,該事業部設備室還協調鋼檢作業區、材檢作業區安排人員進行協助,使設備更換工作按進度得以完成。
焦化事業部:困難難不倒焦化人
“這些困難,可難不倒我們焦化人。”面對更換推焦車、攔焦車等電機遇到的難題,該公司焦化事業部煉焦作業區和備煤作業區職工一致這樣認為。
煉焦作業區生產節奏快,更換推焦車、攔焦車等電機的空間狹小,150千克左右的電機全靠人力搬運。原電機與新電機聯軸器不匹配需重新加工,對此,機械點檢員袁桂軍帶領大家核對軸徑、尺寸,現場指導加工繪圖。
“職工們齊心協力,在這次電機更換中攻克了各種‘攔路虎’。”說起更換電機工作,備煤作業區備煤機修班班長左勇告訴筆者,剛開始更換電機時,他們發現,1號堆機電機軸型不符需現加工;2號皮帶500多千克重的電機因吊裝位置狹窄,只能靠人工一點點挪到位,再利用手動葫蘆安裝到1米多高的座子上;更換3噸多重的變壓器時,因無法吊裝到位,他們就組織職工自制滑道,用手動葫蘆將設備移到位,想方設法完成安裝。
能源事業部:這是一次“極限挑戰”
站在新更換的電機旁,能源事業部供水作業區檢修綜合班班長廖清國感慨說:“這次大范圍的電機更換工作堪稱極限挑戰。”
大河老系統高壓泵站和四泵站的設備通道狹窄,電機只能靠人工抬。尤其在更換四泵站電機時,廖清國帶領10多名職工,用繩子拉、杠子撬,他們花了1個多小時才將一臺電機挪動了40米,之后再制作支架進行吊裝。
更換變壓器時,毫無經驗的他們積極協調供電作業區。廖清國說,雖然過程艱辛,但這也是一次難得的技術培訓,讓大家對設備性能有了全面了解。
節能機電設備更換期間,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水鋼各相關單位上演,廣大職工用智慧與汗水,使更換工作提前兩個月完成。
《中國冶金報》(2025年06月26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