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重慶鋼鐵煉鐵事業部一號高爐車間以“一文化”為牽引(一即第一,勇爭第一;一即標桿,引領方向;一即軍令狀,使命必達),團結一心,創新務實,深入推進算賬經營,全方位推動管理升級、技術攻堅的各項經濟技術指標不斷提升,憑借卓越的經濟運行表現,在寶武集團2000m3級高爐評選中力拔頭籌,榮獲“經濟運行優勝爐冠軍爐”稱號!
管理筑基,鑄就長周期穩定順行

“我們始終把管理當作根基,‘一盤棋’絕不是一句空話。”車間主任曹養齋談及管理時眼神堅定,他口中的“一盤棋”理念,正以“全風全氧、高效低耗”為目標,滲透到車間每一個環節、崗位。每日的爐況分析會雷打不動,操作指令被細化到每一個參數,就是為了讓輪班操作如同一人所為;鐵前聯動平臺上,原燃料質量數據實時跳動,爐況變化能第一時間反饋調整。設備管理同樣堅持發動全員參與,設備包機與區域責任制落到實處。“全員設備管理讓每個人都動起來,預防性維護做到位,隱患剛冒頭就被掐滅。”曹養齋指著設備點檢表說道。上半年,我們靠著這股精細勁兒,一號高爐創下高爐爐況零波動、設備運行零故障的優異成績。
技術賦能,驅動產量、質量“雙躍升”

“技術就是生產力,在我們這兒體現得淋漓盡致。”高爐工長陳亮蹲在爐前,看著屏幕上跳動的參數,眼里閃著光。他和團隊琢磨出的“料、風、煤、操作”全流程精細化管控體系,正讓技術力量持續迸發:控篩分速度、篩板振幅,粉末入爐量明顯減少;穩定鼓風動能、分步擴大風口面積,爐缸狀態愈發活躍,鐵水產量穩步提升。“就拿調整噴煤量來說,需要根據熱風溫度等實時數據動態調整,差一點都不行。”陳亮指尖點過噴煤量調控按鈕,上半年,在這套體系支撐下,高爐利用系數提升到了2.75;鐵水硅硫雙命中率達95.42%,同比提升3.02個百分點。“利用系數上去了,硅硫雙命中率也提高了,之前無數次的調試都是值得的。”
創新攻堅,實現成本、消耗“六連降"

“降成本、降消耗,我們每個人都憋著股勁兒。”煉鐵工藝主任師朱聶勝抹了把汗,指著改型后的波紋管比劃著。車間構建起全員管控體系,“16778”工程穩步推進——操作料線提至1m、噴煤比達160kg/t·Fe、日產量向7000噸沖刺。車間墻上的能源地圖清晰標著各環節消耗,“人人能管、人人管能”不是口號。“就說改型波紋管吧,一開始大家還琢磨著能不能成。”朱聶勝笑著回憶,試下來效果超出預期,噸鐵壓縮空氣消耗較2024年下降19.8%。上半年,一號高爐成本、消耗實現“六連降”,燃料比較年初降低15kg/t·Fe,鐵水成本較年初降低269元/噸。
改革改造,激發全員創效

“送風裝置卡磚之前一直是個難題,休風處理時間長,影響生產。”爐前大班長劉元勝站在新建的清理裝置旁,語氣里滿是自豪。車間以價值創造為導向,全面點燃基層班組的創新活力,值班室班組、熱風上料班組等共完成7項創新項目,共計創效41.9萬元,這套清理送風系統膨脹節堵磚的裝置就是其中亮眼的一個。“我們琢磨著搞個專門的清理裝置,大家一起出主意、反復試。”劉元勝摩挲著裝置的金屬部件,沒想到真成了——休風處理時間從8小時大幅縮短至0.5小時。“這效率提得可不是一星半點,創效成果也隨之而來,這就是全員創新的體現。”

爐火不息,奮斗不止!“經濟運行優勝爐冠軍爐”是對煉鐵事業部一號高爐上半年成績的充分肯定。站在新起點,車間全體員工將以歸零心態再啟程,持續朝著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優質量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