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市創新型產業體系建設專項小組辦公室重磅發布全市“10+1”產業鏈鏈主企業名單,青島特鋼作為“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產業鏈”鏈群的重要鏈主赫然在列。這一定位,不僅是對青島特鋼行業地位的官方認可,更是對青島特鋼在引領區域產業升級、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發揮核心引擎作用的期許。此前,山東省委書記林武等省委常委領導在視察青島特鋼時,對青島特鋼在技術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鏈協同升級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給予高度肯定,并勉勵企業“優化產品結構和產業鏈條,打造核心競爭力,走好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之路”。

如今,青島特鋼正以實際行動響應號召,依托董家口經濟區臨港優勢,以“建鏈、補鏈、延鏈、強鏈”為路徑,推動特鋼產業從“單點突破”邁向“集群共生”,為青島打造3600億級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產業注入強勁動力。
鏈動共生
筑就堅不可摧產業共同體
作為鏈主,青島特鋼深知“獨木不成林”,其核心價值在于聚合資源、協同共生、抵御風險,打造堅不可摧的產業共同體。依托中信特鋼全球采購網絡優勢,青島特鋼率先聯合上下游建立原材料聯合儲備機制,成功將供應鏈綜合成本降低12%,顯著增強了全鏈條抵御市場波動的韌性。技術共享是青島特鋼另一大“抓手”,青島特鋼開放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平臺,與下游客戶共建“特鋼材料應用聯合實驗室”。這種深度協同催生了豐碩成果,不僅成功推動“4000MPa超高強度簾線鋼”實現國產化突破,更與全球巨頭日本發條(NHK)合作開發的1800MPa級超高強度彈簧扁鋼項目,該產品目前已占NHK全球采購量的60%,支撐商用車板簧實現30%~50%的劃時代減重。
在董家口綠色低碳新材料產業園,青島特鋼與金能化學、海灣集團等企業構建起“原料—中間體—副產品”互供體系:金能將青島特鋼的煤焦油加工為炭黑,供應雙星輪胎,海灣化學則為國橡中心、海力加等企業提供氫氣、丙酮、苯乙烯、燒堿等生產原料,實現園區內循環產值占比超30%。2024年,青島特鋼帶動產業鏈協同產值突破80億元,生動詮釋了鏈主引領下“共生共贏”的產業生態。
綠色協同
構建循環生態 賦能區域發展
鏈主之責,更在于引領綠色發展潮流。青島特鋼依托董家口經濟區區位優勢,投資8億元實施焦爐煙氣脫硫脫硝升級、高爐沖渣水余熱回收等項目,將地理優勢轉化為綠色動能。其中,青島特鋼打造的余熱零碳城市供熱系統,年供熱量達300萬GJ,覆蓋新區西部城區55%供暖需求,年減碳27萬噸,榮膺山東省循環經濟科學技術一等獎;58MW光伏發電項目年發電量6200萬kWh,推動青島特鋼綠電占比提升至15%。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青島特鋼與申飛安達合作建設的固廢處理中心,年消納鋼渣120萬噸,100%轉化為透水磚、水泥等綠色建材,真正實現固廢“吃干榨凈”,為區域循環經濟發展樹立標桿。
科技創新
鑄就“山東好品牌”硬核實力
在山東制造業“走在前 挑大梁”的征程中,青島特鋼堪稱高端特鋼領域“深藏不露的隱形冠軍”。近年來,青島特鋼持續加碼研發投入,2024年研發費用高達7.94億元,占營收比重3.42%,瞄準行業“卡脖子”難題攻堅克難,創新成果不斷涌現。自主研發的“在線鹽浴等溫熱處理技術與裝備自主創新項目”榮獲冶金科學技術一等獎;全年申請專利30件(含發明專利4項),并主導修訂了國家標準《焊接用鋼盤條》。正是這種創新基因,鑄就了青島特鋼“產業鏈上的山東好品牌”的硬核實力:核心產品軸承鋼、彈簧鋼、簾線鋼等22大類高端材料享譽全球。三大“拳頭產品”在細分領域牢牢占據龍頭地位——簾線鋼國內市場占有率高達44%,國內市場占有率44%,全球第一,97級(4000MPa級)超高強產品打破日企壟斷,應用于普利司通高端輪胎,入選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高強彈簧扁鋼國內市場占有率60%,高強輕量化技術助力一汽、陜汽牽引車減重;高強度纜索用鋼強度達2200MPa世界之最,國內市場占有率52%,支撐花江峽谷大橋(橫豎世界第一高橋)、燕磯長江大橋(世界最大跨徑四主纜懸索橋)、張靖皋長江大橋、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牂牁江大橋等國家重大工程,入選“好品山東”品牌;H08MnSiTi(ER7OS-G)特種焊接用鋼榮獲“金杯特優產品”,國內外市場占有率超40%。
雙擎驅動
鍛造新質生產力標桿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青島特鋼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有關決策部署,將數智化轉型與綠色低碳視為鍛造核心競爭力的雙引擎,持續走在行業前沿。在數智化領域,青島特鋼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達87.27%,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86.67%。5#高線車間通過“5G+AI”技術深度優化軋制工藝,換模時間壓縮至27.7分鐘/爐,產品不良率降至0.8%,成功入選國家“卓越級智能工廠”;首創的“云邊端一體化智慧管控系統”使整體生產效率提升18%,成為工信部數字化轉型標桿。在綠色低碳方面,青島特鋼是行業首家通過EATNS碳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2024年噸鋼碳排放強度較行業平均水平低15%;構建完善的“水-固-汽”循環鏈體系,實現了年節水40萬噸、蒸汽回收減碳10.6萬噸、廢水零排放(酚氰廢水回用率95%,濃鹽水用于高爐沖渣),綠色已成為青島特鋼最鮮明的底色。
產業園啟航
從材料供應商邁向綜合解決方案商
當前,在青島特鋼東廠區,一個總投資100億元的特鋼產業園藍圖正在繪就,招商工作已全面啟動。青島特鋼創新采用“招商入駐+聯合自建”模式,以冷鐓鋼、軸承鋼、彈簧鋼等高端鋼種為依托,向下游深加工環節深度拓展,構建深度融合的上下游產業鏈生態聯盟。這標志著青島特鋼正加速從“單一材料供應商”向“材料—技術—服務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的戰略轉型,待產業園落地投產后,將為青島及周邊地區蓬勃發展的先進制造業提供更強勁、更全面的材料支撐與創新動能。

從整合資源、協同創新到鍛造品牌,青島特鋼的“鏈式發展”實踐,為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可復制的成功路徑。通過貫通產業鏈上下游,融合創新鏈與價值鏈,青島特鋼不僅筑牢了在高端特鋼領域的全球競爭力,更以鏈主之姿,成為驅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在鋼鐵與智慧、綠色交織的新征程上,青島特鋼正不斷鍛就中國特鋼產業面向未來的硬核實力,為山東省乃至全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貢獻青島特鋼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