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鋼鐵行業深度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不僅需要技術裝備的現代化,同樣需要管理理念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成實鋼鐵投資180萬元為行車工安裝四部專用電梯,將42.5米高空通勤時間從6分鐘縮短至1分鐘。這看似簡單的改進背后,折射出傳統制造業在轉型發展中將員工需求真正放在心上的責任擔當。
高空作業的“垂直挑戰”
“以前在老廠區,每天光爬樓梯就要花近一小時,背著十幾斤重的工具包,在高溫、粉塵的環境下攀爬,還沒開始干活就累得夠嗆?!背蓪嶄撹F李師傅回憶起過去的工作狀態,不禁搖頭苦笑。作為鋼鐵生產流程上的“高空守護者”,行車工的工作環境特殊,傳統的爬梯通勤不僅耗費體力,更存在安全隱患。據統計,一名行車工每天至少要在42.5米的高度往返4次,單次攀爬耗時約6分鐘,遇到設備檢修,往返次數還要翻倍。數百級陡峭狹窄的臺階,疊加隨身攜帶的安全帽、檢修扳手、通訊設備等裝備,讓“上班路”成了“體力戰”,高強度的體能消耗會直接影響作業狀態,更嚴峻的是存在安全隱患。
180萬元的精準投入
問題即導向,需求即方向。成實鋼鐵管理層在新廠區規劃階段就敏銳捕捉到這一痛點,果斷決策投入180萬元專項資金,一次性規劃建設四部行車工專屬電梯。
“我們不能讓技術工人因為通勤問題影響工作效率和安全保障?!背蓪嶄撹F安全環保部部長燕金龍表示,這一決策體現了公司“想在前頭、做在實處”的管理理念,更體現了對技術工人群體的深度關懷。
從方案設計到設備選型,從安全配置到運行維護,成實鋼鐵多次組織技術人員、行車工代表召開專題研討會,反復論證電梯載重、運行速度、覆蓋區域、安全防護等技術參數。最終投用的四部電梯均采用工業級防爆設計,可耐受高溫、粉塵等復雜環境,配備雙重制動系統、應急通話裝置和實時監控設備,實現了安全性與實用性的統一。
效率提升的連鎖反應
180萬元的投入,換來的是員工工作效率的顯著提升和安全保障的全面升級?!艾F在上下樓輕輕松松,6分鐘的爬梯時間縮短到1分鐘,電梯里還裝了通風扇和照明,哪怕加班到深夜,上下樓也又安全又舒心。而且四部電梯分別覆蓋不同作業區域,我們不用繞路,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毙熊嚬ぐ嘟M組長王師傅說,自新廠區正式投產,車間電梯投入使用以來,班組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明顯提高,以往因爬梯導致的疲勞作業、遲到等問題徹底消失,就連新入職的年輕員工,也紛紛稱贊公司的貼心保障。
更重要的是,這一舉措在行業內產生了示范效應,成實鋼鐵的做法被譽為“小投入、大民生”的典型案例。以人為本鑄就發展根基。四部電梯,承載的不僅是員工的身體,更承載著企業的溫度和責任擔當?!敖◤S房、擴產能,最終都是為了讓員工能在更安全、更舒心的環境里工作,能和企業一起過上好日子?!?/div>
成實鋼鐵總經理周志梭坦言,為行車工專屬設置電梯,不僅是對安全生產的堅守,更是對“讓每一位員工有尊嚴、有保障地工作”的踐行,是企業與員工“同呼吸、共成長”的必然選擇。
據了解,成實鋼鐵在新廠區建設中還配套建設了車間空調系統、30秒飲水圈直飲水系統等人性化設施。這些看似“額外”的投入,實際上為企業贏得了人心,凝聚了力量。
小電梯折射大理念
在鋼鐵行業面臨轉型升級壓力的當下,成實鋼鐵的做法具有重要啟示意義。業內專家認為,鋼鐵企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不能僅僅停留在技術裝備的升級改造上,更要在管理理念、人文關懷、安全保障等“軟實力”方面下功夫。成實鋼鐵投資180萬元建設員工專屬電梯,在鋼鐵行業動輒數十億的項目面前,是一項微不足道的“小工程”,但它在員工心里的分量的確很重。它所承載的是企業對員工的尊重,是管理理念的革新,是行業轉型的縮影。
“以人為本”的啟示
成實鋼鐵的實踐表明,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不僅要在技術工藝上求突破,更要從細節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小投入解決大問題,精準投入產生大效益,關鍵在于找準痛點、精準發力。如今,四部電梯每天平穩穿梭于42.5米的高空與地面之間,不僅改變了行車工的工作方式,更為鋼鐵行業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徑。展望未來,成實鋼鐵將繼續把員工需求作為企業決策的重要考量,在生產優質鋼材的同時,打造高素質的技術工人隊伍,為行業轉型發展樹立標桿。(石禹)
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
編輯:張雨恬
相關文檔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注明來源于《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