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鄂城鋼鐵公司經營成本壓力,設備管理部主動求變,成立“油氣缸修復創值團隊”,通過自主修復廢舊油氣缸,實現降本增效新突破。一年來,該團隊累計修復油氣缸400余臺套,直接創效60余萬元,大幅降低外修費用,成為企業挖潛增效的“明星團隊”。
專業團隊+標準流程 讓廢舊設備“重獲新生”
油氣缸是工業生產的核心動力部件,長期運行易磨損報廢。以往,損壞的油氣缸大多直接更換或外送維修,成本高昂。為破解這一難題,鄂城鋼鐵設備管理部抽調技術骨干,組建了一支涵蓋液壓、電氣、儀表、機械等多領域的專業化團隊。團隊成立后,迅速制定《油氣缸拆檢裝配操作規范》《油缸測試驗收標準》等技術文件,并赴相關企業開展對標學習,確保修復流程標準化、規范化。團隊成員利用工余時間加班加點,從焦化、煉鐵到軋鋼產線,全面收集下線油氣缸,高效完成修復任務,保障設備及時回裝。
油氣缸拆解
從“怕送修”到“搶著送” 創效成果獲一線認可
“以前擔心修復質量,現在看到修復后的油缸性能穩定,大家都主動送修!”一位產線點檢員表示。團隊通過優化工藝、縮短周期,不僅解決了檢修急用設備的燃眉之急,更以過硬的質量贏得信任。如今,各生產單位從最初的觀望轉變為積極送修,甚至主動配合修復工作。除直接經濟效益外,團隊還承擔了外修油缸拆檢鑒定、現場應急故障處理等任務,為生產穩定順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自己動手修復中
展望未來,通過對標行業先進修復流程、整合內外部資源、完善自修復機制,提升修復效率與質量,降低外協依賴,實現備件修復創值常態化,打造新的效益增長點。
“修復一臺油缸,就是為企業多掙一份利潤。”現場作業負責人邵義福表示。油氣缸修復創值團隊以“小油缸”撬動“大效益”,為行業降本增效提供了可復制的創新樣本。(文:邵義福 圖:朱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