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鋼鐵公司能源環保部聚焦軋鋼熱卷產線加熱爐“保溫期高無功燃耗”痛點,通過強化精益管理與跨工序技術協同,優化生產組織,精準調控煙氣再循環系統,成功將保溫期混合煤氣用量降低50%,每年可節省無功燃料528萬立方米,增加發電效益242萬元,顯著降低無效碳排放,為該公司超低排攻堅與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
堵點排查筑牢數據基石
能源管理升級,數據先行。能源環保部嚴格對標行業標桿和歷史最優值,進行各工序能耗日跟蹤、日分析。深度摸排中,熱卷加熱爐保溫期能耗異常偏高,“無功燃耗”不僅是成本漏洞,更意味著碳排放的隱性增加。
有問題就有行動。能源環保部牽頭,聯合軋鋼廠成立專項攻關組,目標對準確保超低排達標,同時大幅削減加熱爐保溫燃料!
技術協同打通高效路徑
攻關初期并不順利,超低排指標的波動讓試驗幾度中斷。
“問題出在哪?降耗和超低排達標,必須找到一個平衡點!”能源管理主任師徐國秀深度復盤,目光最終聚焦在關鍵技術上——煙氣再循環系統,這正是降耗與超低排達標的“樞紐”。
聚焦熱卷加熱爐,攻關團隊對煙氣再循環系統展開了精細入微的調控。經過無數次參數調整和現場驗證,終于迎來突破性時刻:
“穩住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達到超低排放指標,煤氣流量降下來了!”——熱卷車間加熱爐高級操作趙高建激動地說。保溫期煤氣用量成功降低1-1.5萬m3/h。
歷時兩周,團隊科學利用產線錯峰停軋的窗口期,在嚴格保障排放的前提下,針對多種工況進行系統試驗,精準“鎖定”了保溫期間加熱爐的最小煤氣需求臨界點。
精益思維驅動極致能效
為固化成果、確保持續達標與燃耗可控,軋鋼廠技術團隊編制了《熱卷加熱爐排放控制操作點》標準化文件,并組織全員培訓。同時,煤耗指標納入KPI考核,并建立了自檢機制。
操作人員精準掌握要點后,成功將保溫期煤氣用量穩定控制在2-2.5萬m3/h,達到超低排改造以來的最低水平!
“現在既能降低燃氣單耗,又能穩定超低排放指標,操作起來更有底了。”能源環保管控中心相關負責人說道。
通過煙氣再循環技術的深度應用與精益管理,成功破解了“降耗”與“減排”的兩難困境,找到了成本與環保雙贏的關鍵點,形成了可復制推廣的流程優化方案。(薛長春 趙高建 徐國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