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重慶鋼鐵煉鋼廠行車車間堅持開展降本增效工作,并不斷拓寬思路,以現場問題為導向,攻關推進在線的極致修復與協力回歸后的技術降本,為煉鋼廠節約維修費用做出積極貢獻。
極致條件下的大智慧:成功修復調壓調速裝置
一次,一煉鋼25號、14號吊運熔融金屬行車副鉤調壓調速裝置相繼損壞,而現場僅有1臺備件,難以滿足生產需求。
在危急時刻,行車車間迅速組織技術團隊逆向思維突破常規,采用“拆解2臺故障設備+2臺報廢裝置”的創新方案,通過8小時連續攻堅,精準測量可控硅阻值并完成在線組裝。
最終,行車車間修復設備并成功試車,不僅保障了生產連續性,更直接節省成本9.5萬元。此次實踐開創了深度挖掘設備“剩余價值”的降本增效新模式,彰顯了團隊應急攻關能力與創新智慧。
現場維護中的小組裝:成功修復多臺遙控器
行車車間遙控器是控制行車進行吊裝及檢修的關鍵設備,在用F24-60型號的遙控器行車共有7臺,遙控器動作頻繁,一旦損壞更換成本高。
“損壞的遙控器我們收著,將好的元器件及控制桿作為備件用來組裝,多節約點錢。近期多次出現控制桿被用斷的故障,這時我們之前的儲備就起了作用!”維護班長一邊帶領班組成員拆裝設備一邊說。檢查元器件質量鎖定“病因”后,重新安裝接線,行車煥發生機能正常使用,班組累計修復4臺,節約維修費9100元。
協力回歸的技術降本:成功自主校稱、攻克備件問題
面對超載限制器技術受限的難點,行車車間加速推進自動化業務自主化進程。一煉鋼31號行車渣鍋吊運作業中,電子秤出現重量顯示異常,初步判定為傳感器損壞需更換備件。
車間依托業務回歸培訓成果,組織技術團隊自主診斷,通過現場檢測發現傳感器阻值正常,鎖定線路故障。經更換線路、自主校檢后,電子秤恢復精準顯示。此次自主維修成功節約1.18萬元備件采購及1380元校稱費用,同時積累了超載限制器等同類故障處置經驗,為打破技術外包依賴、深化降本增效開辟新路徑。(林建 胡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