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賬經營”是降本增效的關鍵抓手,中南股份煉鐵廠始終將其作為核心導向。各車間摒棄“等靠要”,以艱苦奮斗的韌勁直面挑戰,用攻堅克難的闖勁深挖潛力,靠開拓創新的巧勁尋找突破,把“算賬”思維融入生產每一環。如今,生產一線主動亮招、積極實踐,正以實打實的行動將“算賬經營”要求轉化為破題創效實效。
高爐車間:對開口機擋板進行改造,延長擋板使用壽命
開口機是爐前核心設備,擋板可保護其核心部件免被鐵水燒損。以往用澆筑料整體澆筑模式,因近期鐵口卡阻增多,爐前每爐需捅鐵口3-4次,擋板燒損加快,更換頻次達1塊/天,制作趕不上損壞速度,還導致開口機夾子座等燒損、高爐無法開鐵口,且在線高溫更換隱患大。

在“算賬經營”導向下,高爐車間團隊展開攻關,分析發現擋板燒損集中在鉆桿進退槽,先在槽位加耐火磚;再結合鐵水拋物線特點,改動槽位結構,減少鐵水接觸面積;后續發現未鑲磚處易燒損,進一步改進形成第二代擋板,使擋板使用壽命從1天延長至15天。
對比2024年數據,改進后月耗擋板7塊(節約35塊)、鉗子座0套(節約2套)、夾板8套(節約32套)、夾座4套(節約6套),月省成本61678元,使用3個月省18.5萬元(期間捅鐵口現象未減);安全效益上,延長使用時間實現定期更換,避免在線高溫更換隱患;還大幅減少擋板成本及設備損壞,從被動更換轉為周期更換。
原燒車間:制作堆取料機滑觸線蓋板清料器,減少積料清理頻次降低設備故障率
煉鐵廠原燒車間B板一次料場承擔原料生產關鍵任務,場內6號、7號、8號、9號4臺堆取料機及4條輔助長皮帶協同作業,其中6號、7號堆取料機采用滑觸線供電,8號、9號則為電纜卷筒直接供電。實際運行中,6號、7號堆取料機滑觸線故障頻發,根源在于其懸臂皮帶位于滑觸線蓋板上方,作業時懸臂皮帶的衛生料會掉落至蓋板,雨天因料濕掉落量更大。這些積料若未及時清理,會墜入滑觸線導致滑觸線變形、滑刀脫出,嚴重時還會壓垮滑觸線蓋板,不僅影響堆取料機作業效率、拖累后面工序保料,還增加備件成本。此前,每月需安排2人停機斷電、掛牌后清理1天,雨天更需每3天清理1次,且每月因積料壓垮蓋板需更換1條滑觸線。
原燒團隊深入現場觀察分析,發現積料引發滑觸線高頻故障,人工清理耗力耗時,積料還加速蓋板腐蝕、縮短使用壽命,直接導致6號、7號堆取料機作業效率不達標,電工處理故障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針對問題,團隊創新設計自動清料器實現自動清料。2025年6月組建跨專業團隊完成設計、模擬及樣機測試;7月在7號堆取料機試點應用,現場測試顯示積料清理干凈,無需停機人工清理,完全達到預期效果;8月全面推廣至所有滑觸線蓋板安裝的堆取料機設備。
原每月清料人工費用為1600元,滑觸線更換材料費用700元;安裝自動清料器后,每月可節省這兩項費用共2300元,按測算年節約成本約2.8萬元。生產效率提升上,自動清料無需停機和人工介入,滑觸線故障頻次大幅減少,堆取料機停機作業時間隨之降低,每班作業時間從原來的不足3小時提升至7-8小時,徹底保障了后工序產能。
焦化車間:改造工具自力清飽和器酸焦油槽,確保飽和器運行穩定
6-7#焦爐化產飽和器運行時,母液洗滌煤氣中的氨,同時吸附煤粉、焦油形成酸焦油。酸焦油若不及時排出,會增大飽和器阻力,影響煤氣風機順行;排出后浮于滿流槽,人工撈至酸焦油槽再泵輸鼓冷,但酸焦油黏性大、流動性差,易殘留積累,導致槽內空間縮小、泵進口管堵塞,且原置換氨水設計不合理,槽西側堵塞更嚴重。若不清理,會引發飽和器煤氣通道堵塞、煤氣攜酸焦油至后續堵塞捕霧器的不可逆風險,故每半年需清理槽內沉積物1次。
此前酸焦油槽清理外包協辦單位,需5人清理5天,年費用1.35萬元。為節約成本、提高效率,班組骨干主動提出自力清理,并針對性進行優化:一是針對酸焦油黏性大、結塊硬的特點,自制特制清理工具;二是改造風炮,用螺紋鋼延長炮頭并焊接筋條,增大酸焦油松散面積,解決普通風炮效率低問題;三是利用酸堿中和反應放熱,軟化蓬松酸焦油;四是松散后人工鏟大塊酸焦油至渣斗,細狀的用高壓熱水沖散后抽至刮渣槽。
經優化,清理效率大幅提升,原協力5人5天完成的清理工作,班組僅用3天完成,工期縮短2天。年度清理可降低協力費用1.35萬元。
從高爐擋板壽命延長15倍,到原燒堆取料機效率翻倍,再到焦化清理成本“清零”,煉鐵廠一線的實踐充分證明:無論是跨專業協同攻關,還是自制工具優化工藝,來自行動上對“算賬經營”的堅決落地。煉鐵廠將繼續把“算賬”貫穿生產全流程,有效推動一線創新再提速、降本增效再突破。 (鄧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