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重慶鋼鐵物流運輸部在優化廢鋼車輛進廠流程上取得突破性進展——通過推行外購車輛預約進廠機制,廢鋼車輛平均在廠區停留時間實現大幅下降,較改善前降幅超四成,在降低車輛延時占費、提升廠區物流轉運效率的同時,更標志著該公司在智慧物流的實踐中取得了實質性突破。

自今年6月起,隨著該公司超低排放改造的推進,廢鋼加工中心停止使用,外購廢鋼全部改為直供煉鋼廠。這一變化對車輛進廠秩序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一度導致車輛積壓、現場出現“以車代庫”現象。廢鋼車輛在廠平均停時從5月的4.97小時/車,攀升至9月的9.41小時/車,增幅達58%。
面對挑戰,物流運輸部快速響應,圍繞“有序、高效、可控”的核心目標,依托新上線的物流動態管控系統,迅速搭建起外購廢鋼車輛預約進廠功能模塊,實現從“車找廠”到“廠約車”的轉變,并通過系統合理制定并發布每日預約時段,從源頭上避免了車輛集中到達造成的擁堵;利用系統對已預約車輛進行全程跟蹤,實時掌握車輛位置與狀態,提前預判、調度,確保各環節銜接順暢;主動協調計量、檢驗、卸車等內部環節,統一作業節奏,壓縮非作業等待時間,形成“快進快出”的物流閉環。
10月16日,預約機制試運行首日即見成效:外購廢鋼實現均衡到廠,車輛平均停時降至3.72小時/車,首次突破4小時,較前期下降超一半!截至11月5日,平均停時控制在5.42小時/車,較9月的9.41小時/車降低3.99小時,降幅達42.40%。(見暄 李超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