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是兄弟們用汗水澆筑的,榮譽應該屬于大家。”當“季度員工之星”的榮譽證,書交到他手中時,這位年輕的輪班長靦腆的撓撓頭,他叫呂陽,是重慶鋼鐵公司煉鋼廠準備車間運轉指揮主要操作工。
2024年四季度,面對鐵包周轉率這塊“硬骨頭”,呂陽在班前會上立下軍令狀:“鐵包周轉率和鐵水溫降這兩個關鍵指標必須要‘搞’起來!”
在呂陽的帶領下,班組通過對鐵包周轉全流程梳理,強化鐵包動態管理,鐵包周轉率完成6.51個/天,較目標指標多0.51個/天;鐵水溫降較2023年平均降低13.17℃,實現噸鋼降本2.63元。
“鐵包探傷前需要打磨,我們自己來干,不僅效率高,還能節省協力費用”,呂陽在車間組織鐵包探傷打磨討論會時主動站出來領任務。通過現場學習鐵包打磨要點及技術要領,他組織員工利用生產間隙對鐵包進行打磨,完成了14個鐵包的打磨,且探傷全部合格。
“省下的都是真金白銀!”這是呂陽常掛嘴邊的話。去年四季度,他牽頭組織完成了65項自立項目,實現降本6.17萬元。
“我們要和時間賽跑,但質量也容不得半點馬虎!”。
2024年11月,二號高爐旁鑄鐵坑模垮塌,影響生產,修復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呂陽帶領班組員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從準備材料、拌合砂漿到磚砌作業,經過不停地搶工完成了25排半米高磚墻砌筑,節約業務外包費用2萬元,節約塊磚21噸,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責任擔當。(盧娟 陳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