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鋼集團能源環保部發出的一封感謝信中,新鋼數智化部煉鐵自動化作業區能動班的故事被緩緩揭開——這個27人的班組用專業與堅守,將風機、發電機的故障率顯著下降,創下風機連續兩年儀控零故障停機的紀錄;更是在10#TRT升級改造項目中,以“零失誤”的表現實現系統一次性開機成功,挽回直接經濟損失201萬元。
搶工期保進度,破解“不可能三角”
自2022年立項以來,10#TRT升級改造項目因生產節奏緊張屢次推遲。今年初項目啟動后,原自動化控制項目承接單位因設備工藝不熟悉、PLC系統應用經驗不足,導致進度嚴重滯后。
關鍵時刻,新鋼集團數智化部煉鐵自動化作業區能動班組建專項攻堅組,在年前集中檢修期間實施“雙線作戰”,通過優化檢修計劃安排、提升作業效率,硬是從滿負荷工作中擠出300余工時支援改造項目。
技術團隊創造性完成控制系統畫面搭建,協助廠家開發人員重構控制程序邏輯,經過多次現場調試,最終搶回關鍵工期節點。
在調速汽門電壓伺服閥更換作業中,班組首創在線更換法,徹底規避傳統停機作業模式,單次節約啟停機成本37.5萬元。該操作法獲評公司年度先進操作法,為同類設備維護提供全新解決方案。
項目成功的背后,是一曲“凡人歌”
全速搶工期、保進度,10#TRT升級改造項目成功的背后,躍動著新鋼數智化部能動班一個個奮斗的身影。
深夜的廠房里,技術骨干王志剛的手機屏幕突然亮起。“爸,我已經到車站了,您不用來接啦。”兒子的信息讓他心頭一暖,又泛起酸澀。他此時正對照著忽明忽暗的設備信號燈,逐條修正圖紙上“水土不服”的控制參數。
原本要去接外地上學歸來的兒子,但此時項目正進入調試的關鍵期,負責TRT運行維護的他,發現設計圖紙與現場設備存在偏差,必須根據現場設備實際情況重新修改控制方案。
“遇到問題一定要第一時間到達現場解決,這么多年我們都是這樣做。”王志剛做了個統計,在10#TRT升級改造項目期間,他的加班時長已高達100小時。
在這些奮斗的身影中,90后廖建華顯得格外顯眼。推遲訂婚、暫緩搬家,他像塊海綿般泡在現場,扎根現場研習技改要點,筆記本里密密麻麻記滿了設備參數和故障代碼。如今能獨立處理多數疑難雜癥的他,成了班組的全能型選手。
“解決問題是我們技術人員的主要責任。”能動班班長毛劍波介紹,“班組現已投入工期僅28天的9#TRT改造項目,依托10#TRT積累的實戰經驗,我們將把技術方案打磨得更扎實,進一步提高協同效率,確保新項目再打一場漂亮仗!”(萬新東 嚴小斌 張芷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