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3歲的他帶著初入職場的青澀來到了重慶鋼鐵,成為物運料場設備維護的一名“學徒”。十余年的歷練,他一路摸爬滾打,成功從“設備小白”成長為軋鋼廠機械設備檢修領域的“能工巧匠”。他就是中國寶武2024年度銅牛獎獲得者——曾科
“我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感謝寶武集團給予我這么高的榮譽。”談及自己獲得2024年度銅牛獎的感受,曾科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并表示將再接再厲,不辜負公司的期待和厚望。
“只要有問題,就一定有破綻!”2024年上半年,面對雙高棒冷剪設備在切頭、切尾時導致的刀座移位、剪不斷等問題,曾科深入現場,對重達1300噸冷剪設備進行不斷研究,從一顆螺絲釘,到供油點數量,再到散熱方式……經過連續數周的奮戰,最后通過優化冷剪主軸散熱方式、冷剪軸套間隙測量方法等措施,改善了冷剪設備的工況,徹底解決了“冷剪刀座與燕尾槽夾渣”問題,降低了設備維護成本、延長了設備使用壽命,累計創效38萬元。
“設備是生產的基礎,容不得一點兒馬虎。”作為一個設備維護工作者,他深知設備穩定對生產順行的重要性。2024年8月,曾科擔任了《熱卷產線 R0 軋機技改項目》機械專業負責人。
“這是新設備,一定得盯緊施工質量,決不能留下任何隱患!”
項目施工期間,他認真排查著設備安裝質量問題,在他用心地跟蹤檢查下,軋機底座多塊 “座漿板接觸面積” 不達標問題被“暴露”出來。
“這些細微偏差,可能成為設備運行的‘定時炸彈’!”
他當即組織安裝團隊重新測量、調整,確保每一塊座漿板嚴絲合縫。正是他認真與負責的堅守,為熱卷產線技改后快速實現達產達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近幾年,曾科在師傅的影響下,在崗位創新的道路上“風生水起”。在雙高棒工作期間,他牽頭解決了雙高棒冷床上料系統裙板亂鋼、棒材活總成冷卻水管路易損、雙高棒冷剪溜槽集渣嚴重、冷剪曲軸溫度偏高導致軸套磨損加劇、棒材飛剪取樣困難等多個技術難題,取得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
“檢修工作似乎簡單易行,可真正上手操作起來,才深知其中的艱辛不易。拆除螺栓、更換油缸、拔取軸承等,每一項都是實打實的技術活,必須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對待檢修過程中的每一個細微環節。”協力回歸后,他在檢修作業的過程中,不管是在“粗、精軋區域”的設備上,還是在“卷曲區域”的地坑里,他從不畏懼艱苦的條件,也毫無怨言,只為了能夠盡快修復設備故障問題。
他如同一顆平凡卻熠熠生輝的“螺絲釘”,未曾有過什么豪言壯語,但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即便平凡如石子,只要肯努力拼搏,同樣能夠匯聚點滴之力,進而實現自己的青春夢想。(胡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