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鋼鐵厚板產線,唐斌背著點檢包的身影時常穿梭于廠房之間。電氣室、液壓站、軋機平臺……哪里設備需要“診治”,他的身影就出現在哪里,他的身影總是定格在設備故障的第一現場 —— 這個被工友稱為 “行走的備件醫生” 的年輕人,正用雙手為老舊設備注入新生,在修舊利廢的戰場上書寫降本傳奇。
“廢品”重生:修復軟啟動器省下數萬元
修復2臺軟啟動器,節省費用約5.48萬
多臺軟啟動器故障無法使用——軟啟動器的 “重生手術”
“軟啟動器壞了不要扔,咱們抱回班組,檢查下是什么問題,修一修還能繼續使用!”在修舊利廢工作中,唐斌始終是沖在前線的“降本先鋒”。
此前,厚板產線水處理多臺水泵電機的軟啟動器因故障“下崗”,這類設備在產線應用廣泛,若每壞一臺就換新,備件成本將急劇攀升。
“如果能把這些換下的軟起動器重新修復,代替更換新備件,是不是就能省下一大筆備件費用?”帶著這個想法,唐斌帶著班組成員利用休息時間,化身 “電氣外科醫生”,將退役設備搬回檢修間,對故障軟啟動器進行解體,層層排查故障點。最終發現癥結在于內部可控硅短路,更換后設備成功“復活”。截至目前,已累積修復2臺軟啟動器,節省費用約5.48萬。“現在看到故障設備,第一反應不是換,而是想‘它哪里還能救’。” 唐斌的 “修復哲學” 正在改變班組的思維慣性。
思維破局:精準修復替代整機更換
累計修復變頻器節6臺,節省了整機更換費用約135萬元
大量的電氣設備都已停產——變頻器的 “器官移植” 手術
對于建成于2009年的厚板產線而言,西門子6SE70變頻器的“老齡化”堪稱心腹大患 —— 大量的電氣設備都已停產,無法采購,尤其是西門子6SE70變頻器以及軟啟動器最為嚴重。
“產線停機損失成本達641元每分鐘,想起近兩年這些老故障頻發就很鬧心。”面對采購成本壓縮的現實,唐斌意識到,讓“病患”備件重新“上崗服役”才是破局關鍵。他帶領團隊對故障變頻器進行拆解,借助檢測儀器精確定位故障元件并實施修復,成功避免了整機更換。累計修復變頻器節6臺,節省了整機更換費用約135萬元。(胡銳 楊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