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林海
“回顧5月份,國內鋼材價格呈現震蕩下跌走勢。截至5月末,鋼材綜合價格指數下跌88個點,其中螺紋鋼、線材價格指數分別下跌126個點、109個點,中厚板、熱軋產品、冷軋產品價格指數分別下跌60個點、54個點、108個點。原燃料方面,62%品位進口鐵礦石價格指數持平,廢鋼價格指數下跌54個點,焦炭價格指數下跌89個點。總體來看,國內鋼材市場波動加劇。”日前,上海鋼聯首席分析師汪建華在接受《中國冶金報》記者采訪時提出,“如果控產政策不能盡快落地,那么鋼材價格在悲觀情緒籠罩下或仍有下探空間。”
汪建華認為,進入6月份,鋼材市場面臨的最大利空因素仍是悲觀情緒對鋼材價格上漲的抑制。根據上海鋼聯鋼材情緒指數顯示,“五一”假期過后,鋼材情緒指數連續3周處在50點以下。截至5月份第3周,中厚板、冷軋產品、熱軋產品、建筑鋼材、鍍鋅板、帶鋼的情緒指數分別達到44.67點、32.35點、46.2點、39.65點、32.97點、46.24點。“即使是基本面相對較好的建筑鋼材,其情緒指數也回落到今年初以來的較低水平。”他說道。
從基本面來看,當前,供給端仍維持較高水平。截至5月29日當周,鐵水日均產量達到241.91萬噸,進入6月份或難有明顯回落。“這是因為,雖然目前鋼材、原燃料價格都在下跌,但仍有近59%的鋼鐵企業有利潤,驅動著供給端維持相對較高的釋放水平。”汪建華解釋道,“隨著梅雨季節的到來,建筑用鋼需求將受到明顯影響。雖然基建投資短期內將維持相對較高的增長水平,但需求強度也在逐漸減弱。在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發布聯合聲明的背景下,進入6月份,制造業用鋼出口仍具有韌性,但受其他國家和地區‘雙反’措施影響,整體用鋼需求將減少。”他預計,如果鋼鐵企業不盡快有效控產,那么6月份五大品種庫存或先降后增,部分區域和品種偏緊的格局將有所緩解,基本面對鋼材價格的支撐將減弱。
從成本端來看,截至5月28日,進口鐵礦石價格達到96.55美元/噸。汪建華分析認為,相較其他黑色品種,在鐵礦石庫存高企及原燃料需求減弱的背景下,疊加鋼鐵企業利潤逐漸收窄、一些企業虧損幅度加大,后期鐵礦石價格下跌是大概率事件。這將導致6月份鋼材成本支撐減弱,從而對鋼材價格走勢形成負反饋。
“自去年10月份以來,黑色商品價格大都跌跌不休,雖然有的品種價格跌幅不算大,但在沒有經濟危機和衰退的背景下,如此走勢仍屬罕見。甚至像鋼材這種基本面處于歷史相對較好水平的產品都無法實現反彈。”汪建華認為,“那就只能選擇先破后立、不破不立,目前只能靠市場倒逼去推動供給端收縮。相信大家都不愿意看到這種局面,但在強制性行政限產手段尚未出臺的背景下,這是不得已的結果。從行業長遠發展來看,雖然市場化是最行之有效的調控手段,但在一些特殊時期,以市場化為主、行政化為輔的手段或許效果更好。換言之,代價更小。”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家發展改革委明確指出,今年將繼續實施粗鋼產量調控政策。“強制性行政控產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要盡快落實到行動上。既要讓鋼鐵企業加強自律控產,又要通過強制性行政手段要求企業控產,這樣才能推動供需真正實現平衡,進口鐵礦石價格才不會高得如此離譜。”汪建華認為,如果不盡快出臺控產政策和反“內卷”措施,鋼材價格下跌之路短期內或仍看不到盡頭。
他預計,6月份,鋼材市場雖然有望迎來階段性情緒修復帶來的反彈,但難有持久表現。總體來看,6月份鋼材市場將呈現“供需雙弱”格局,如果控產政策不盡快落地,鋼材價格就仍有下探的可能。他建議,鋼鐵企業要積極自律控產,終端用戶要按需靈活采購。
《中國冶金報》(2025年06月10日 07版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