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7月份以來,受高溫多雨天氣影響,國內鋼材市場淡季效應進一步擴大。與此同時,市場基本面暗流涌動,成本支撐、政策預期與低迷需求相互角力,鋼材價格走勢迷霧重重,能否突破淡季“枷鎖”實現上漲,成為各方關心的話題。本期《談鋼說市》圍繞這一話題采訪了市場分析人士,希望能助您撥開市場云霧。
汪建華:7月份鋼價有向上修復空間
本報記者 賈林海
“今年上半年,悲觀預期影響下的國內鋼材市場始終跌跌不休。回顧6月份,國內鋼材價格繼續震蕩下跌,我的鋼鐵網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環比下跌42元/噸,好在多數品種價格跌幅有所收窄。進入7月份,鋼材價格有一定向上修復的空間。”日前,上海鋼聯首席分析師汪建華在一場業內活動中對7月份鋼材市場走勢做出預測,“7月份是一年中承前啟后的重要時段,而今年這個階段的核心交易邏輯將是現實與預期修復的博弈。”
首先,原料端反彈有望帶動黑色系估值提升,助力鋼材價格反彈。今年初以來鋼材價格下跌不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焦煤價格持續大幅下跌。自去年10月份到今年6月初,焦煤期貨價格跌幅高達57%(相較這一階段的最高價格跌幅達到79%)。經過前期超跌,目前焦煤價格逐漸進入估值修復階段。近期,焦煤現貨價格明顯高于期貨價格,市場悲觀情緒得到充分釋放。同時,近期港口焦煤庫存也快速下降,在加強煤礦安全管控的背景下,煤炭需求隨著夏季的到來而增多,7月份焦煤估值有望回升。汪建華據此預計,前期持續下跌導致虧損幅度加大的焦炭價格短期內不具備大幅下跌的條件,一旦焦煤現貨價格上漲,焦炭價格就將跟漲。疊加近期鐵礦石價格小幅上漲,鋼材成本平臺或將進一步上移,支撐鋼材價格上漲。
其次,現實與預期的偏差修復將影響鋼材價格的反彈空間。汪建華分析道,如果現實弱于預期,鋼材價格就還有下跌空間;反之,鋼材價格就有反彈空間。從宏觀角度來看,預計今年上半年我國GDP增速在5.3%~5.4%。7月初,美國高關稅政策緩沖期進入尾聲,預計后期美國關稅不會再度大幅上調。再加上7月末我國將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市場普遍期待利好政策出臺。從現實角度來看,7月份市場情緒端有向好的可能,但在出口動能減弱、供強需弱格局延續、鋼企盈利偏弱的背景下,鋼材價格大幅反彈仍有壓力。
“很多人覺得鋼鐵企業一有利潤就加大供給釋放力度,但從近期數據上看似乎并非如此。”汪建華認為。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總額為316.9億元。其中,5月份單月利潤總額為147.7億元,環比增加57%,但粗鋼日均產量環比下降2.6%。“實際上,今年上半年,鋼鐵企業盈利情況總體還算過得去,幾乎一直有50%左右的企業有利潤,相較去年同期全行業虧損已經有了明顯改善,并且這一階段的鋼產量沒有大幅增長。”他表示。
“有觀點認為受梅雨天氣影響,下游需求轉弱、鋼材庫存增加。實際上,6月初的樣本庫存依然保持了下降態勢,僅到6月末庫存才開始小幅增加。”汪建華認為,“無論是從宏觀層面還是從產業層面來看,7月份鋼材市場走勢都有望向好運行。”
最后,黑色系盤面價格反彈概率大,有望帶動現貨價格跟漲。汪建華表示,從期貨價格來看,在6月份黑色系多數品種盤面價格反彈的情況下,現貨價格跟漲并不積極,這主要是受今年初以來悲觀情緒濃郁的影響。隨著7月份部分黑色系品種盤面價格持續走強,對現貨價格的提振作用將越來越明顯。“目前,鋼材現貨價格已連續下跌9個月。從上海鋼聯有鋼材價格記載的1997年以來,只有2001年曾連跌9個月,即使在2015年也只連跌了8個月。”他認為,當前鋼材現貨價格的反彈概率越來越大。
“總體來看,7月份鋼材價格存在一定的向上修復空間。考慮到現實層面壓力仍大,鋼材價格走勢不容樂觀。”汪建華建議,鋼鐵企業要積極控產,調整產品結構;鋼貿商要盡早逢低儲備資源;終端用戶要靈活采購。
王國清:需求端整體仍面臨收縮壓力
本報記者 賈林海
“7月份是上、下半年過渡的關鍵時期,也是鋼材市場從旺季轉換到淡季的特別時期。在淡季效應不斷擴大的背景下,市場各方對宏觀利好政策出臺抱有極高期待。”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在接受《中國冶金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王國清提出,今年上半年,國內外經濟形勢仍十分復雜嚴峻,全球經濟恢復面臨較大阻力;國內經濟在外部不確定因素較多的影響下,各方對政策繼續加碼的預期較強,即將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
“這一階段是歷年來的需求淡季。7月份,需求整體仍面臨一定收縮壓力。”王國清分析道,進入7月份,建筑鋼材需求將繼續收縮;對于制造業而言,雖然前期景氣度有所回升,如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在擴張區間運行,對板材需求形成支撐,但考慮到新出口訂單指數仍在收縮區間運行,后期海外需求承壓態勢可能會傳導至國內板材市場,市場對此要引起警惕。從直接出口層面來看,在6月份基數偏低的情況下,短期內出口仍有望維持同比增長態勢,但從下半年整體來看,同比增長態勢或難以為繼。
《中國冶金報》(2025年07月08日 07版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