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泰安市修訂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進一步細化工業源、移動源、揚塵源的應急減排措施,并落實到具體企業及其生產線、工藝環節。
新修訂的應急預案著力加強了五個方面。
一是實行減排清單全覆蓋。通過比對當年新建項目、工商注冊、排污許可等清單,結合現場梳理排查,掌握轄區涉氣企業有關情況,新增應急減排企業400余家,同時在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基礎上,摸排全市應急減排企業1230家、建筑工地293處,涵蓋全市重點涉氣企業。
二是突出重點行業減排。重點行業顆粒物、SO2、NOx、VOCs污染物排放量分別占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量的54%、46%、40%、81%。根據減排需要,對不涉及民生的小微涉氣企業采取一定的減排措施,并盡量避免對空氣質量影響較小、與民眾息息相關的生活服務業停限產。
三是實行績效分級措施。針對鋼鐵、建材、焦化、鑄造、炭素、化工等行業企業,制定季節性生產調控方案,按照“一廠一策”和績效分級差異化管控原則,對符合《技術指南》A級、B級的企業或達到我市綠色標桿要求的企業不予停限產。同時,積極引導涉氣工業企業科學調整設備檢修,摸排秋冬季需設備檢修企業171家。
四是細化保障類企業措施。對涉及供暖、協同處置城市垃圾或危險廢物、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保民生任務的企業,不實施強制性應急減排措施,加強運行監控,及時掌握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對出口訂單交貨期臨近、出口額較大的工業企業,核定最大允許生產負荷,不搞一刀切。
五是嚴格落實“一廠一策”。督促納入應急減排清單的工業企業制定“一廠一策”實施方案,明確企業主要生產工藝流程、涉氣產排污環節、污染物排放情況及不同級別預警下的應急減排措施,包括停產生產線、工藝環節和各類減排措施的關鍵性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