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設備校準參數,確保數據實時上傳至環保監管平臺。”9月8日,在敬業集團烏蘭浩特鋼鐵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烏鋼)廠區西北側,工程技術人員正忙著調試新安裝的空氣質量監測微站,設備屏幕上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指標數值實時跳動,標志著烏鋼全面向超低排放目標邁進,躋身全國城市環保綠色型鋼企先進行列。
據了解,烏鋼超低排放改造項目于今年8月初正式啟動,計劃總投資1365萬元,覆蓋全流程工藝設備,包括1臺240平方米帶式燒結機、1座1200立方米高爐、1條雙高棒生產線等核心生產設施,以及1套50兆瓦超高溫超高壓煤氣發電機組。改造完成后將按要求完成評估公示,預計今年12月份建成投用。目前,該項目已完成門禁系統安裝,環保大屏設備安裝工作也已正式啟動,各項施工正穩步推進。
烏鋼嚴格落實國家環保政策要求,以及內蒙古自治區和興安盟的相關部署,把超低排放改造作為企業綠色轉型的“一號工程”,將改造工作分為有組織排放治理、無組織排放管控、清潔運輸3個核心板塊,確保改造全流程無死角。針對燒結、豎爐、煉鐵、煉鋼等主要生產工序的環保排放源,該公司全部配套安裝高效除塵、脫硫、脫硝設備。以燒結機為例,改造后其顆粒物排放濃度將穩定控制在10毫克/立方米以下,遠優于國家超低排放標準。
走進烏鋼原料廠區,一座占地面積約為8000平方米的全封閉料場里整整齊齊擺放了各種原燃料。以前原料露天堆放,遇到大風天氣容易產生揚塵,如今,封閉料場內不僅配備了全覆蓋噴霧抑塵系統,還在原料裝卸、輸送的關鍵節點設置了收塵裝置,企業所需鐵礦石、煤炭等原料從進場到使用全程在封閉空間內完成,裝卸時噴霧系統同步啟動,從源頭減少粉塵無組織逸散。
據測算,烏鋼超低排放改造項目投產后,企業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50噸、氮氧化物排放200噸、顆粒物排放30噸,將有效助力當地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超低排放改造不是負擔,而是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未來烏鋼將以此次改造為契機,持續完善環保管理體系,為鋼鐵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烏鋼方案”,推動地區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協同共進。(鄭志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