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李景生。 (中國二十二冶 供圖)
李景生,河北省唐山市市管優秀專家,“河北省示范性創新工作室”帶頭人,現任中國二十二冶集團中冶重工(唐山)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河北省重型裝備預應力制造技術創新中心主任,2024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25年,獲得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多年來,他堅持扎根技術研發一線,潛心研究重型裝備制造領域核心技術,帶領團隊攻克多個難關,使國產自主研發的制造裝備收獲多項國內第一,為重型裝備的自主研發工作做出突出貢獻。
以匠心打造“國之重器”。李景生作為該公司的技術領軍人物,在特重型裝備極端制造領域帶領團隊自主創新,作為總工程師參建內蒙古北方重工360兆牛大型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項目。這一項目的成功標志著我國極端擠壓、鍛造能力躋身世界裝備制造能力先進行列,打造了“國之重器”。該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中國專利優秀獎、魯班獎等,實現了大型設備安裝領域“零”的突破,在中國極端制造設備安裝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主持建造的西安三角航空400兆牛模鍛壓機,是工信部重大技術裝備和“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助力了國產大飛機實現“飛天夢”,結束了我國大型鍛件需從國外進口的現狀,同時填補了航空航天領域的空白。
以智慧鍛造“硬核實力”。李景生深知科技創新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原動力。在創新攻堅的道路上,他的步履一刻也不曾停歇。近年來,他牽頭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多向模鍛制造共性技術研究”、中國中冶重大科技專項“萬噸級多向模鍛液壓機研制及鍛造工藝研究”等課題,形成了一系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具備國際領先水平;主持建設了40兆牛、120兆牛多向模鍛生產線,填補了該領域技術空白;系統開發了100余種多向精密模鍛產品及生產工藝,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領域;主持研制的國內第一臺寬臺面高精度的200兆牛換熱器波紋板片成形液壓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2個能夠生產超大型板翹式換熱器的國家。
以擔當賦能“行業騰飛”。為推動多向精密模鍛生產和發展的穩定性、規范性,他牽頭制定了《多向精密模鍛件 通用技術條件》《多向精密模鍛件 工藝編制原則》《多向精密模鍛件 質量控制規范》等8項國家、行業及相關國家外文版標準,個人獲得授權專利23項,近3年發表SCI論文5篇,對推動多向精密模鍛產品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建立產品質量控制標準,強化產品過程控制,增強產品的穩定性,以及引導行業進步和發展等有著重要意義。
以創新開啟“嶄新篇章”。李景生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也明白科技創新的道路永無止境。近年來,他致力于助力綠色制造和環保產業的發展。在熔融還原爐領域,李景生參與承建我國第一套國產化熔融還原爐,實現了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和優質化。該技術顯著減少了環境污染,為冶金行業向低碳排放方向發展貢獻了力量。在液態熔渣干式離心?;c余熱回收方面,李景生聯合西安交通大學團隊,開發了一套高效離心?;坝酂峄厥帐痉堆b置,通過模塊化集成和流量緩存技術,實現了高爐熔渣的高效?;陀酂峄厥?。該技術每年可發電1600萬千瓦時,節約水資源39萬噸,減排二氧化硫13噸,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高爐煤氣水解—吸附深度凈化技術方面,李景生帶領團隊創新研發了一種高效凈化工藝,具有脫硫效率高、占地面積小、投資成本低等特點。此外,李景生積極推動重組木生產線的研發及產業化,打造全流程自動化生產線,為國家林木資源保護提供技術支撐。
李景生的逐夢之路充滿了艱辛與挑戰,但也收獲了成就與榮耀。他用執著詮釋工匠精神,以創新書寫報國情懷。李景生將滿腔匠心傾注于“大國重器”的研發之路,用堅守與突破成就了自己的寫意人生。如今,他和他的團隊正以昂揚之姿向著新的技術高峰發起挑戰,繼續為科技研發貢獻自己的一份光和熱。(張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