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邵啟明
近年來,南京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南鋼)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理念,以“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的實踐,為行業提供了可復制的低碳發展路徑。2月24日,在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上,南鋼推進污染治理、保護環境、履行社會責任一體化提升,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的環保成果,獲生態環境部點贊。
超低排放
從“達標”到“領跑”
通過全流程全工序超低排放改造,南鋼實現了從“治污”到“提質”、從“達標”到“領跑”的跨越。
技術革新驅動減排升級。南鋼累計投入超130億元用于環保改造,選用國內外最先進的環保技術和一流的環保裝備,陸續增加了11套脫硫脫硝裝置,完成了112套除塵器的升級改造,先后實施原料和燃料的料場全封閉等,持續改善廠區環境面貌,全面提升產業含綠量和發展含金量。同時,南鋼旗下的柏中環境、中荷環保等子公司提供廢水、廢氣處理解決方案,形成了環保產業閉環。

南鋼全封閉智慧機械化料棚

南鋼智慧中心
智慧監管賦能精準治理。南鋼自主研發的智慧環保管控平臺,集成75套煙氣在線監測裝置、318套TSP(總懸浮顆粒物濃度監測設備)和50套空氣微站,實現了“一屏看全域,一鍵知指標,一網管環保”的實時精準管控,全面提升了環保設施動態管理和達標預警管理水平。

南鋼智慧廣場

南鋼工業旅游區
廠區變景區,生產線變風景線。南鋼打造了南京鋼鐵博物館、文體公園、動物園等20余個工業旅游景點,獲評“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入選文化和旅游數字化創新十大示范案例,成為產城融合的典范。今年六一前南鋼建成了南鋼動物園,藍孔雀、梅花鹿、迷你羊等“小居民們”與南鋼職工親密相處,與游客展開“萌寵式”互動。

南鋼動物園
能源革命
從“高載能”到“高效能”
通過數智化升級與新能源布局,南鋼構建了“極致能效+清潔能源”雙輪驅動的能源體系,4月份順利通過了“雙碳最佳實踐能效標桿示范”驗收并正式公示。
極致能效三年行動顯成效。南鋼2022年啟動“極致能效三年行動計劃”,通過節水、節電、節約氮氣、提升煤氣回收等六大節能攻關行動,深挖各個工序的節能潛力;采用國內外先進節能技術,實施了一大批技術改造項目,2023年完成150項節能改造項目,2024年完成53項節能改造項目,能耗指標和經濟效益雙優化;與周邊企業開展能源互供、協同減排,周邊企業將多余放散的壓縮空氣和氧氣向南鋼供應,南鋼將多余的氮氣和余熱蒸汽供應給周邊工業園區。

國內最大用戶側儲能電站在南鋼并網運行
智慧能源與儲能技術突破。南鋼第三代智慧能源一體化平臺,采用“六橫六縱”協同管控模式,其中“六橫”覆蓋了燃氣、制氧、發電、供電等6條專業條線,“六縱”包括設備、數據、分析等6項業務維度。該項成果入選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鋼鐵行業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推薦目錄》。
錨定“雙碳”
從“鋼鐵俠”到“綠巨人”
南鋼積極踐行“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全力構建全流程、全業務覆蓋的低碳生態,做全球綠色鋼鐵的先行者”為低碳發展愿景。
全工序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南鋼建成國際先進的“帶式焙燒球團生產線”,在煉鋼工序不斷提高廢鋼比例,在軋鋼工序推行加熱爐智能燃燒控制系統;積極開發綠色鋼材產品,2024年生產高強、耐磨、耐蝕、復合板等綠色鋼材產量超260萬噸。

“黑燈工廠”南鋼帶式球團產線
完成數字化平臺建設。南鋼探索建立一體化智慧碳管理系統,不斷拓展綠色能源供應能力,構建了“源網荷儲”一體化系統,實現區域協同降碳;自主研發改造新能源電動火車,內部運輸陸續采用電動重卡;用鋼渣生產“低碳膠凝材料”替代水泥。2024年,南鋼入選江蘇省首批碳達峰、碳中和試點企業以及2024中國工業碳達峰“領跑者”企業。

南鋼電動汽車

南鋼新型智能軌道電動機車
南鋼黨委書記、董事長黃一新表示:“超前規劃,主動作為,做全球綠色鋼鐵的先行者。”面向未來,南鋼以打造“美麗的都市型綠色鋼廠”為目標,將低碳綠色循環發展作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制訂“碳十條”行動綱要,通過六大技術路徑(氫冶金、碳捕集等)推動深度脫碳,打造人與鋼鐵、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生態工廠”。

南鋼國際一流精品板材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