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實習記者 金子涵
排放濃度僅為天津市環保新標桿的1/2,年省環保稅330余萬元;光伏矩陣自發自用,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2萬噸;國家AAA級工業旅游景區融合旅游與生產工藝,讓廢鋼鐵變身藝術品……近年來,天津市新天鋼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天鋼集團”)“瞄準世界一流、投入不設上限”,走出了一條綠色轉型的特色之路。

圖為新天鋼廠區一角
全員治污:
“環保臺賬”助力隱患清零
在天津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鋼公司”)的燒結廠區,記者見到了剛結束日常設備檢修工作的全國勞動模范、天鋼公司煉鐵總廠環保科科長王存志。
2022年,王存志調任環保科科長,開始推進排放治理工作。“燒結廠是最大的排放源,環保問題最突出,公司專門成立了環保科來推動環保工作。”王存志回憶道,當時經驗不足,他就堅持每天轉現場,帶領團隊挖掘問題根源,穩扎穩打治理揚塵。通過改造原料1號站的收塵罩,成功實現“一劑見效”,將之打造為天鋼公司的標志性環保示范點。
與此同時,王存志著力培養隊伍、構建完善機制。“我們的職工全程參與日常隱患排查工作,主動檢查、自查,將問題登記、建賬,再有針對性地制訂整改措施、時間節點和責任人,形成‘環保臺賬’,將隱患逐個排除。”此外,王存志還組織開展職工培訓,增強職工的環保意識。“通過建立由下到上的自查機制,充分調動了每位職工的主動性,從而形成了自查自改的良性循環。”王存志說,“公司為我們提供福利,干得好會有經濟獎勵,獎金專款專用,大家干勁更足了!”

圖為天鋼公司F1轉運站封閉改造提升
如今,天鋼公司的環保工作已取得階段性勝利。更換了新型催化劑模塊,完成了脫硫脫硝設備改造,實現了超低排放,每年節省環保稅330余萬元;投用“低碳節能富氫燒結技術”,以節能降耗助推生產降本,每年減少3000噸二氧化碳排放,年創效益130余萬元。
從2024年開始,王存志帶領團隊推行精細化管理,通過梳理“環保臺賬”,全年累計落地150多個項目。“今年我們又梳理出80多個項目,希望把所有站點都治理好,實現環保管理常態化。”王存志說。
綠電矩陣賦能:
年減碳8.2萬噸,激活降本新鏈條
走進預應力鋼絞線龍頭企業——新天鋼集團中興盛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興盛達”)的園區,新能源汽車充電車棚上的一排排光伏設施十分引人注目。據了解,這是中興盛達正在園區內建設的光伏發電矩陣的一部分,目前已完成兩期。鋼線鋼纜公司副總經理兼中興盛達公司制造部部長李建富向記者介紹,生產鋼絞線產品耗電量巨大,電費是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近些年國家出臺政策支持,企業投資光伏的回報率大幅提高,出于降本考慮,中興盛達自2025年1月起開展光伏敷設,自發自用,僅前兩期共3兆瓦的項目就可每日節省電費1.7萬多元。李建富提到,混改后園區內有350畝空地閑置,自建光伏既滿足用電需求,又能充分利用空間,計劃再建兩期光伏和20兆瓦左右風電項目以全面滿足白天用電需求。

圖為中興盛達園區
光伏項目既是企業降本的“良方”,又是企業實現“雙碳”目標的抓手。目前,新天鋼集團已有多家單位完成廠區光伏敷設,合計裝機容量達89.416兆瓦,年發電量達9840萬千瓦時,預計每年減排二氧化碳8.2萬噸。

圖為中興盛達主樓
廢鋼藝術新生:
3A景區打造“可觸摸的資源循環樣本”

圖為新天鋼廠區一角
漫步在新天鋼集團天鋼公司生產基地,目之所及,綠樹成蔭,鳥鳴與花香相映成趣,由鋼鐵零件組成的藝術雕塑與現代化工廠相得益彰。2021年12月,依托該基地建設而成的新天鋼工業旅游景區正式成為天津市首批國家AAA級鋼鐵工業旅游景區。自2023年起,景區瞄準“研學熱”轉型,聚焦工業研學,融合打造7大旅游景觀、8大生產工藝景觀。新天鋼工業旅游景區負責人賈小慧介紹,景區研學以生產參觀為基礎,融合科普教育與互動體驗,由企業內部講解員帶領學生隊伍參觀。如今,在我國北方鋼企工業研學領域,新天鋼集團擁有良好口碑。

圖為研學手工課上學生們在“鋼鐵蝴蝶”上作畫

圖為研學學生隊伍參觀企業文化展廳
“我們的研學設計了很多活動,比如非遺手工課,參觀煉鐵、軋鋼生產線,模擬探礦等,也有為親子團設計的‘環保少年行’主題研學。在文創產品方面,我們鼓勵企業工人創作工藝品,從中擇優陳列售賣,并把收益返還給創作者。手工課和文創產品的原材料絕大部分都是鋼鐵廢料回收再利用的。”賈小慧說。
將低價值廢料轉化為高附加值產品,實現升級再造,再將創作收益反哺作者,持續激勵創新。景區研學以工業旅游為媒介,將“廢鋼—藝術—研學—創收”的鏈條具象化,有效提升了鋼鐵工業文化的傳播力、吸引力、影響力。據悉,今年1—4月景區接待人數已達3萬,預計至6月可突破4萬人次,年增長率近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