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通訊員 李婀芬
初夏的方大萍安鋼鐵,花草繁茂,生機勃勃。在這里,鋼鐵的堅毅與生態的柔美交相輝映。如今的方大萍安鋼鐵,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江西省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從鋼鐵制造到生態工廠的“高顏值”,從達標排放到超低排放的“高標準”,方大萍安鋼鐵這個有著70年歷史的老工業基地,錨定“雙碳”目標,在超低排放改造、循環經濟突破的實踐中,為走好傳統工業綠色轉型之路,為建設美麗中國再添精彩一筆。

圖為游客在方大萍安鋼鐵旅游景區內游玩。(張韶濱 攝)
超低排放改造
從“達標排放”到“江西領跑”
2024年5月份,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官網發布一則“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進展情況公示”,方大萍安鋼鐵成為江西省首個實現有組織超低排放公示的鋼鐵企業。這背后,是該企業連續8年累計投入10多億元的環保攻堅,更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踐行。
2024年,方大萍安鋼鐵掀起新一輪超低排放改造熱潮:新建渣處理除塵系統,大幅提升除塵效果,且凈化后的煙氣經過處理,實現含塵污水循環利用;新建原料料棚抑塵治理系統,加裝34臺微米級智能型霧炮與干霧抑塵聯動,精準捕捉、自動抑塵;1080立方米高爐重力除塵卸灰輸送改造工程,采用無壓差卸灰高溫吸排罐車運輸工藝,實現高爐重力除塵灰無污染卸灰,達到超低排放要求。
數據是最有力的證明:2024年,方大萍安鋼鐵噸鋼煙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別同比下降9.34%、6.95%、8.84%,廢水、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別同比降幅達73.65%、80.8%、79.94%。
發展循環經濟:
10.6億千瓦時“綠電”減排降碳
方大萍安鋼鐵將發展循環經濟融入生產“血脈”。2024年,方大萍安鋼鐵自發電量首次突破10億千瓦時,達到10.6億千瓦時,相當于一個50萬人口小縣城全年的用電量,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2萬噸。這些清潔電能全部來自該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高爐煤氣、轉爐煤氣,余熱余壓變廢為寶,以及辦公樓屋頂的光伏組件,源源不斷地產出“綠電”。
方大萍安鋼鐵積極開展發電攻關,優化管網壓差、改造燒結余熱管道、攻克煤氣燃燒不充分等難題,不斷提升發電效率。2024年,方大萍安鋼鐵11套發電機組所發電量滿足了該企業45.4%的用電需求,其中,安源生產區自發電率達58.1%,均創歷史最高水平,直接創效益將近7億元;在環保設備增加的情況下,該企業外購電總量不增反降,減少了社會用電,實現了環保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
近年來,方大萍安鋼鐵節能降碳減排內生動力有效激發,綠色發展底色愈發鮮亮。如今,方大萍安鋼鐵正以綠色為筆,以創新為墨,描繪著一幅工業與生態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