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楊悅)4月16日,歐委會發布了2025年—2030年《可持續產品生態設計條例》(ESPR)和《能源標簽條例》(ELFR)工作計劃 ,明確了未來5年優先引入生態設計要求和能源標簽的產品清單,包括鋼鋁、紡織品(重點是服裝)、家具等。
產品的入選標準是基于其在循環經濟中的潛力。在歐盟層面,統一產品可持續性要求將有助于改善市場穩定性、規避貿易壁壘、改善公平競爭環境、減輕行政負擔,并增強提供可持續產品的企業的全球競爭力。
此外,歐委會將對消費電子產品和小家電等產品的可修復性要求引入橫向措施,包括為最具潛力的產品引入可修復性評分,以及對電氣和電子設備的可回收性提出要求。未來,選定產品的生態設計和能源標簽要求將涵蓋兩個要素:一是產品性能,例如最低耐用性、最低能源和資源效率、備件可用性或最低回收成分;二是產品信息,包括產品的關鍵特性,例如產品的碳足跡和環境足跡。產品信息將主要通過“數字產品護照”提供,帶有能源標簽的產品則通過歐洲能源標簽產品注冊中心 (EPREL) 提供。
據悉,在制定生態設計要求時,歐委會將關注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需求,并確保為其提供量身定制的支持。歐盟希望以此舉促進整個歐洲的可持續、可修復、可循環和節能產品發展,與歐盟《清潔工業協議》和《競爭力指南》的目標相符。
《中國冶金報》(2025年04月25日 02版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