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王志 劉加軍 報道
8月23日,由上海鋼管行業協會提出并組織制訂的全球首個《超耐蝕雙面復合不銹鋼焊管》標準通過初審。評審專家組成的評審組圍繞標準草案的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分類及代號等內容展開全面評審,一致認為,該標準初稿結構合理、內容完善,最終形成送審稿,報送上海鋼管行業協會審批。該標準通過后,將對完善超耐蝕雙面復合不銹鋼焊管領域標準體系、推動鋼管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此,上海鋼管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盧致逵指出,這是世界范圍內首個超耐蝕雙面復合不銹鋼焊管團體標準,體現了中國制造的高水準。

圖為評審會議現場。
評審會在浙江省龍游縣召開。浙江九潤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太原華欣誠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太原工業學院、武漢予成激光智造有限公司、燕山大學、上海海盛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賽曼咨詢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共同參與起草。上海鋼管行業協會會長沈根榮、秘書長魏立群,浙江九潤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葛介昌,以及地方政府領導等出席會議并講話。盧致逵主持了評審會議。

圖為沈根榮。(王志攝)
上海鋼管行業協會會長沈根榮在致辭中回顧了協會的發展歷程,并著重強調標準對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領作用。作為“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核準的團標發布平臺,上海鋼管行業協會近年來成果豐碩,組織編寫并發布了《不銹鋼復合管(板)激光 - 電弧復合焊接技術規程》《海洋工程結構用軋制不銹鋼復合板》等一系列高水平團體標準與國家標準。其中,《不銹鋼復合管(板)激光 - 電弧復合焊接技術規程》《海洋工程結構用軋制不銹鋼復合板》與此次初審的《超耐蝕雙面復合不銹鋼焊管》團體標準形成閉環,成功打通了雙面不銹鋼復合管從鋼板生產到卷制焊接成形的全部工藝路線,有效填補了行業技術空白。沈根榮指出,標準是技術創新的“通用語言”,是產業協同發展的關鍵紐帶,無論企業規模大小,都可通過參與標準制定提升自身軟實力,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
此次評審的《超耐蝕雙面復合不銹鋼焊管》團體標準草案,由落戶于龍游經濟開發區的上海鋼管行業協會會員企業——浙江九潤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主持編寫。沈根榮對該標準草案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其編寫規范,且包含諸多創新亮點。他表示,標準的通過,將為超耐蝕雙面復合不銹鋼焊管產品的推廣應用以及鋼管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撐。

圖為葛介昌
標準編審組組長、浙江九潤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葛介昌介紹了大直徑超耐腐蝕雙面不銹鋼復合管團標項目的建設情況。浙江九潤環境科技有限公司順利落戶龍游經濟開發區,企業占地面積38600平方米,建筑面積25000平方米,總投資1.5億元,預計2026年一季度實現投產,目前中試設備已全部就位,未來主要生產海洋工程用各類超耐腐蝕雙面不銹鋼復合管道。
葛介昌表示,當前循環水管道普遍采用單一涂層進行防腐處理,但受限于現有查漏手段與施工技術,難以實現百分百無漏點。即便涂層99%完好,1%的漏點部位仍存在極高的腐蝕穿孔風險。針對這一行業痛點,浙江九潤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鋼管行業協會組織的研發平臺上,聯合上海海盛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產學研單位,歷經8年潛心研發,成功開發出以S31254超級不銹鋼為覆層、DH36高鋼級船板為基層的超耐蝕雙面復合不銹鋼焊管,形成了三項產品和技術標準,打通了該產品的全產業鏈。
作為《超耐蝕雙面復合不銹鋼焊管》產業化的承擔單位,浙江九潤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正積極開展量產小試,同時全力推進首臺套激光電弧復合焊螺旋焊管機組落地的準備工作。葛介昌表示,企業有信心、有決心在預定工期內生產出合格產品,實現傳統產業彎道超車的愿景,為守護清潔海洋環境貢獻力量。

圖為魏立群。(王志攝)
上海鋼管行業協會秘書長魏立群在總結發言時,指出,《超耐蝕雙面復合不銹鋼焊管》標準的制定,將對鋼管行業及相關企業的發展產生重要促進作用,起草組會根據評審專家提出的修改意見,進一步完善標準內容。魏立群表示,期待該標準在未來能升級為國家標準,更好地服務行業發展。

圖為盧致逵主持會議。(王志攝)
此外,8月22日,評審會代表還前往浙江九潤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實地參觀了大直徑超耐蝕雙面復合管產線,深入了解產品生產流程與技術特點。

圖為參觀現場。(王志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