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楊凱 報道
特約通訊員 藍義高 攝影
9月18日,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指導、冶金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主辦、冶金工業經濟研究發展中心協辦的冶金企業年鑒志書編纂出版工作座談會在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召開。來自行業協會、企事業單位的領導、資深專家及年鑒志書工作者齊聚一堂,圍繞年鑒志書編纂出版工作開展座談與研討,旨在為全國冶金行業年鑒志書工作者搭建一個高質量的交流平臺,以此推動行業和企業年鑒志書編纂質量的進一步提升,更好地服務行業企業文化建設,更好地為冶金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文化力量。

圖為座談會現場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蘇長永;中國國家版本館黨委書記、館長劉成勇;中國冶金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黨支部書記、會長王德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首席分析師,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李擁軍;冶金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社長、總編輯陳琢出席了會議。出席會議的還有來自寶武、鞍鋼、首鋼、中國鋼研、河鋼唐鋼、河南鋼鐵、陜鋼、天津鋼管、三鋼、杭鋼、柳鋼、河北龍鳳山、中天鋼鐵、永鋼、上海大學、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中國金屬學會、中國特殊鋼工業協會、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協會、冶金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等企業、協會的相關工作負責人。李擁軍、陳琢分別主持了上午、下午的會議。

圖為蘇長永
蘇長永在致辭中表示,此次會議是鋼鐵行業第一次就年鑒志書編纂出版召開的專業工作會議。這不僅是一次專業的交流,更是一次對歷史的致敬和對未來的展望。他表示,年鑒志書的編纂出版,是賡續中華文脈的重要實踐。行業企業年鑒志書的出版,正是這一文明薪火在現代工業領域的延伸與創新。做好其編纂出版工作,對行業企業把握發展規律、規劃未來方向、提升核心競爭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
蘇長永對年鑒志書編纂工作提出三點希望:
一是希望能夠凝聚行業共識,以打造具有權威史料價值、精準資政功能和鮮明文化特色的高質量年鑒志書為核心目標,提升對年鑒志書編纂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
二是希望能夠探討建立更能體現時代價值、更符合冶金行業特色、更具操作性的編纂規范與標準,推動年鑒志書更好發揮“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作用。
三是希望企業年鑒志書編纂工作者和出版工作者,不斷提升自身政治素養、專業知識和編輯技能,并積極運用數字化手段助力年鑒的創新編纂與有效傳播,打造經得起時代和歷史檢驗的精品志鑒。

圖為劉成勇
劉成勇在致辭中表示,冶金工業年鑒志書是一部“鋼鐵強國”的編年史,記錄了中國鋼鐵工業從“規模擴張”到“質量提升”的深刻轉變,也承載著新中國工業文明發展的精神與文化傳承,同時也是每一家鋼鐵企業珍貴的歷史見證。正因如此,冶金企業年鑒志書的編纂工作意義深遠,肩負著更加深厚的歷史責任和文化使命,也理應成為經得起歷史和時代檢驗的志書典范。
劉成勇介紹,承載著“賡續中華文脈、堅定文化自信”使命的中國國家版本館,是國家版本資源總庫和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將打造中華版本的典藏中心、展示中心、研究中心、交流中心。中國國家版本館將充分發揮版本資源整合作用,持續關注冶金行業和企業年鑒志書編纂出版工作,也期待與各方進一步加強合作,通過捐贈入藏、專家研討、交流活動和主題展覽等方式,共同樹立精品入藏的典范,共同攜手傳播中華版本文化理念,共同構建高水平的交流平臺,推動將企業文化建設融入國家文化發展的大局。

圖為王德春
王德春在交流時表示,年鑒志書作為公開出版物,其內容可以實現行業、企業共享,是鋼鐵企業、行業歷史發展軌跡的系統記錄,能為行業記錄下準確的發展脈絡,為企業制定戰略提供堅實依據。企業的發展史匯總起來,就成了鋼鐵工業的發展史,冶金企業的年鑒志書不僅傳承企業歷史,更能為后世研究鋼鐵行業的發展提供權威的歷史資料,是凝聚文化力量、服務未來發展的重要文化工程。

圖為李擁軍主持會議

圖為陳琢主持會議

圖為王守亞
會上,中國出版協會年鑒工作委員會主任王守亞給與會人員帶來了精彩的培訓講座。他從專業角度,闡述了志書與年鑒的基本概念與功能定位;重點比較分析了志書編纂與年鑒編纂的異同及其內在聯系;并結合冶金行業特點,明確了志書與年鑒編纂工作的具體要求和注意事項。
在冶金行業年鑒志書編纂出版工作座談交流環節,與會者結合自身經驗,圍繞企業年鑒志書內容質量控制、數據價值挖掘、文化學術研究、數字轉型趨勢和應用創新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與交流。

圖為河北龍鳳山新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牛恒錄

圖為天津鋼管集團辦公室主任張潔

圖為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質量與行業工作部部長陳峰

圖為永卓控股有限公司董辦檔案館負責人宋立娟

圖為河鋼唐鋼辦公室(黨委辦公室)史志辦主管張衛華

圖為中天鋼鐵黨群工作部部長助理楊潔珉

圖為中國鋼研科技集團黨群工作部高級主管王成喜

圖為寶武集團史志辦公室編輯張鑫

圖為鞍鋼集團年鑒與檔案信息化高級經理李琳琳

圖為首鋼集團戰略發展研究院綜合調研室(史志年鑒辦公室)關佳潔

圖為河南鋼鐵集團辦公室秘書陳曉陽

圖為陜鋼集團黨委工作部高級經理薛若蘭

圖為杭州鋼鐵集團綜合辦公室秘書科科長孔國恩

圖為福建三鋼集團辦公室三級副秘書陳巧輝

圖為廣西柳州鋼鐵集團辦秘書室經理覃遠旺

圖為上海大學(浙江)高端裝備基礎件材料研究院辦公室行政文員陶麗芳

圖為中國特殊鋼工業協會《特殊鋼市場指南》副主編皮紅平

圖為中國金屬學會會員服務與科普部職員陳雨婷

圖為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協會行政、行業研究主管陳恩源

圖為冶金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副社長馬文歡

圖為冶金工業出版社副總編輯劉小峰
在交流環節,冶金工業出版社首席編輯、有色地礦編輯中心主任張熙瑩介紹了志鑒圖書出版流程及注意事項。

圖為張熙瑩
會議期間,與會者參觀了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


圖為參觀現場

圖為與會人員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