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徐可可 報道
圖片由陜鋼集團提供
11月18日,2025年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企業改革與管理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年會在西安召開。本次會議旨在系統總結過去一年工作、規劃未來方向,并通過交流鋼鐵企業改革與管理的優秀實踐,進一步凝聚行業深化改革與管理創新的共識,為推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鋼協副會長劉安棟做主題講話。陜鋼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許曉增致辭。太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委員會主任委員吳小弟做工作報告。會議還表決通過了關于調整和增補副主任委員、委員的議案。其中,調整、增補中國寶武公司治理部總經理、深改辦主任、數字與智能化部總經理計國忠,河鋼集團戰略總監、戰略發展部總經理、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王宇輝,北京建龍重工黨委書記、副總裁高全宏,柳鋼集團副總經理沈敏,永鋼集團副總裁曹樹衛5位同志為副主任委員,調整、增補中南鋼鐵董事、總裁、黨委副書記賴曉敏等22位同志為委員。鋼協副秘書長、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蘇長永主持上午會議,計國忠主持下午會議。
鋼協副會長,福建三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何天仁;鋼協副秘書長兼產業運行部主任姜曉東;鋼協首席分析師,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李擁軍;南鋼黨委副書記、總裁姚永寬;包鋼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張偉;陜鋼集團黨委委員、總工程師郗九生;陜鋼集團副總經理趙林;中冶賽迪副總經理范新庫;沙鋼集團總裁助理、戰略規劃部部長聶蔚;永鋼集團副總裁曹樹衛;河北普陽鋼鐵副總經理石現英;首鋼集團戰略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費凡;寶鋼股份運營改善部副部長韓衛國;太鋼集團運營改善部部長盧健;馬鋼集團運營改善部部長、法律事務部部長郭斐;鞍鋼集團管理與信息化部副總經理王永剛;中信泰富特鋼企管部副部長王京冉;南鋼總裁助理兼戰略運營部部長陳興華;山鋼集團運營改善部(公司治理部)副部長陳茂文;陜鋼集團董事會秘書、運營改善部總經理鄭海強;陜鋼集團投資與科技部總經理白玉鵬;酒鋼集團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楊永剛;山東永鋒集團董事長特別助理李元鵬;濟源鋼鐵企管部部長胡曉慶;鋼協綜合部(財務資產部)副主任申永亮;鋼協組織人事部高級分析師曲起等出席會議。

圖為劉安棟
劉安棟在講話中表示,企業改革與管理工作委員會自2001年成立以來,走過24個年頭,不斷發展壯大,見證了行業多次重大變革。過去一年,委員會創新工作方法,激發成員活力,各項工作成效顯著。他強調,要深刻認識當前行業發展新形勢,進一步發揮委員會擔當作為。今年初以來,鋼鐵行業克服外部復雜環境,積極應對強供給、弱需求的挑戰,加強行業自律,調整生產節奏,經濟效益同比改善,綠色轉型取得新進展,行業總體運行情況好于預期。不過,供需失衡的問題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繼續存在,鋼鐵企業仍需持續提升企業管理效能,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突圍。當前,廣大鋼鐵企業正在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并不斷落實鋼鐵行業穩增長要求。相信通過本次會議,委員會定會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為推動行業企業深化改革、提升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發揮更大價值。他就做好委員會工作提三點希望:一是要在政策落地與建言獻策上彰顯擔當。二是要在破解行業難題上展現作為。三是要在精準服務與企業賦能上主動作為。

圖為許曉增
許曉增在致辭中表示,今年以來,諸多鋼企在控產量、調結構、優品種、降成本、防風險等方面認識更為深刻、目標更為清晰、舉措更加務實。面對當前形勢,鋼鐵行業更應協同合作、深化交流、自律自強、共克時艱,緊抓政策機遇,全力推進行業“穩增長、防內卷”。本次年會聚焦企業改革發展的實施路徑,分享管理創新與數字化轉型的實踐經驗,探討破解行業發展難題的策略方法。相信在鋼協的帶領下,全體鋼鐵企業同心同德、攜手奮進,一定能夠克服當前困難與挑戰,譜寫中國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

圖為吳小弟
吳小弟在工作報告中系統回顧了2025年委員會的工作進展,分享了太鋼集團改革創新成效,并提出了2026年委員會工作計劃。2025年,委員會主要開展了兩項重點工作:一是全面深入貫徹落實《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方案(2023年-2025年)》。截至當前,委員會成員中的國有企業突出戰略導向、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高質量完成。二是積極組織開展企業改革管理相關專題研究及調研工作。委員會在過去一年重點推進了“全面風險管理提升方案研究”“防止‘內卷式’競爭,加強行業治理研究”“研究制定企業管理對標體系”“鋼鐵企業‘冬儲’現象研究”和“鋼鐵行業物流體系研究”等5個研究課題。對于2026年委員會重點工作,吳小弟提出了四點計劃:一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凝聚共識匯聚行業合力;二是堅持問題導向破立并舉,深化改革激發內生動力;三是提升服務效能夯實基礎,凝聚擴大委員會影響力;四是強化實干閉環工作機制,狠抓落實確保目標達成。

在主題報告環節,鞍鋼集團經濟發展研究院競爭力與國際化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員王春利做了鋼鐵企業管理對標體系課題進展情況匯報。為有效應對當前鋼鐵行業面臨的“三高三低”嚴峻局面,并填補企業管理對標領域的空白,委員會已初步構建起一套科學的、系統的鋼鐵企業管理對標體系。該體系涵蓋8大維度、34個一級指標和70個二級指標,以定量指標為主、定性指標為輔,幫助會員企業對標找差,精準定位管理短板,強化風險防控與合規管理能力,同時推動管理模式迭代,適配市場變化與發展需求。管理對標體系采取年度填報方式,委員會將定期統一發布行業管理對標評價結果和研究報告。

圖為王春利
李擁軍作《“十五五”鋼鐵需求及投資的分析邏輯》主題報告,從鐵素材料消費量等角度深入分析了影響鋼鐵需求的多重因素。在投資導向上,他建議聚焦三大方向:一是關注鋼鐵在建筑、公共設施等領域對非金屬制品材料的替代,持續拓展鋼結構應用場景,以需求升級為導向進行工藝及裝備投資;二是順應能源結構轉型,關注綠色能源設施投資結構變化,有序優化鋼鐵企業能源結構;三是開展以數字化轉型為基本路徑的效率導向型投資,通過優化供應鏈與生產流程,全面提升運營質效。

圖為李擁軍
曲起作《冶金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審定介紹》主題報告。他介紹,第二十二屆(2025年)冶金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審定工作將于年底前完成。審定工作秉持嚴謹規范的程序,歷經“三次公示、兩級審定、鋼協審批”,并依據科學性、先進性、可行性、效益性、創新性等“五性”標準進行嚴格評價,搭建行業交流平臺,發布高水平成果,促進企業管理不斷提高。從獲獎成果看,數字化轉型、智能制造、綠色低碳已成為當前鋼鐵企業管理創新的主流方向,集中體現了行業向管理要效益、以創新促升級的積極態勢。

圖為曲起
趙林作《陜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四種經營理念”改革管理實踐》主題報告,介紹了陜鋼集團深入踐行“四種經營理念”、以市場化改革引擎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實踐經驗,即以“用緊日子過好日子”系統推進降本增效,以“用賺錢思維去花錢”強化全面效益導向,以“乙方思維做甲方”重構服務體系,并以“營銷思維抓生產”推動產銷協同,實現從生產導向到市場牽引的根本轉變。

圖為趙林
聶蔚作《實干為基,創新為魂——沙鋼集團管理創新的探索與實踐》主題報告,系統闡述了沙鋼集團所構建的“三位一體”創新體系:通過數智驅動,重塑企業運營新范式,激發發展新動能;通過精益筑基,構筑持續優化的成本競爭力與卓越運營能力;通過生態共贏,開拓價值共創的產業發展新空間。

圖為聶蔚
盧健作《太鋼集團高效化組織變革的思考與實踐》主題報告,分享了太鋼高效化組織變革的實踐成果。面對行業深度調整,太鋼創新構建“1+4+N”經營型組織體系,即以1個經營中心為“大腦”、4大專業化中心為支撐、N類基層經營主體為觸角,推動組織從職能管理向價值經營全面轉型。

圖為盧健
曹樹衛作《精益引領,專業精進,全面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主題報告,分享了永鋼構建的獨特精益“6+1”管理體系,涵蓋精益項目管理、標準化作業、業績管理、現場5S、崗位改善提案及精益現場實踐六大業務模塊,并輔以精益知識庫與人才培育體系。同時,永鋼還創新實踐了“ISO體系標準+專業管理實踐”一體化管理模式。

圖為曹樹衛
北京唯實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柯賢東作《鋼企推進精益管理的探索與實踐》主題報告。他介紹,精益管理正逐步在鋼鐵行業中深化應用,有效提升了企業運營績效。多家鋼企通過實施精益管理,實現了成本顯著降低、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優化及能耗減少等目標,為鋼鐵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模式和路徑。

圖為柯賢東
湖南鐳目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曾妍作《鐳目數智化賦能精益管理》主題報告,分享了如何以數智化手段系統解決鋼鐵行業精益管理長期面臨的“無數據、難落地”困境。鐳目通過打造煉鋼全流程智能化系統,有效消除生產波動與“新八大浪費”,助力鋼廠實現標準化、透明化協同生產。

圖為曾妍
在討論環節,來自鋼鐵企業及相關單位的代表圍繞企業改革管理工作經驗和重點難點問題,以及如何進一步提高委員會服務工作的效能與質量進行了深入討論,并對2026年委員會專題研究課題及調研工作提出了意見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