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南麓,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一座在戈壁荒灘上拔地而起的軍墾名城——阿拉爾,正迎來它的時代答卷。2025年,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作為“師市合一”的典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如何從“屯墾戍邊”的使命中走來,向“建城興業”的藍圖邁進?
10月22日至26日,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中國冶金報社記者與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中央主流媒體同行,走進塔河明珠這片熱土,用鏡頭解讀“模范一師”的新時代畫卷。
金秋10月,阿拉爾市區街景一角。
10月23日
10月23日,一師十六團塔河源景區觀光塔上遠眺美景。景區位于塔里木河干流起點,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也是第一師阿拉爾市“百里畫廊”的起點。
10月23日,一師十六團塔河源景區一景。
塔河源景區內有胡楊、紅柳、蘆葦、梭梭等植物。
游客在塔河之眼觀光塔上打卡拍照。
10月23日,一師六團的蘋果種植園內,工作人員正借助機械化升降機采摘蘋果。該團蘋果種植面積4.1萬畝,2025年預計產量13.99萬噸,預計產值8.39億元。
工作人員現場測量蘋果大小并進行分裝。
10月23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的沙漠公路深處,金色胡楊點綴下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風景如畫。
金秋10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的胡楊金葉婆娑,迎來了最美的觀賞季節。
10月24日
10月24日,第一師阿拉爾市塔里木河干流生態綜合治理項目正在有序進行。據了解,項目啟動至今累計建設規模已超47.09萬畝,其中:人造喬木林3.79萬畝,人造灌木林8萬畝,封沙育林15萬畝,退化林修復20萬畝,人工種草0.3萬畝。2025年將建設人造喬木林0.74萬畝、人造灌木林2萬畝、退化林修復2.6萬畝、封沙育林1萬畝。

10月24日,第一師阿拉爾市塔里木河干流生態綜合治理項目施工現場。
10月24日,全國主流媒體的記者在塔河干流生態綜合治理項目施工現場拍攝采訪。
10月25日
10月25日,一師十二團的大型機械化采棉機正在作業。2025年,一師通過全面實施干播濕出技術,抓實關鍵技術要求,預計棉花單產482.98公斤,較2024年增加29.9公斤。
10月25日,一師十二團的大型機械化采棉機正在作業。
10月25日,一師十二團的棉花種植地,工作人員正在進行采摘作業。
10月25日,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廣場前市民正在休閑。三五九旅前身為紅六軍團,1937年改編為八路軍120師359旅參與抗戰,1941年開展南泥灣大生產運動,1949年挺進新疆平叛剿匪,1953年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農業建設第一師,最終扎根塔克拉瑪干沙漠開展屯墾戍邊。??
“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數萬里,屯墾在天山”是一師的光輝歷史寫照。10月25日,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內,參觀者正在通過展覽追憶一師前身三五九旅的崢嶸歲月。
10月25日,一師阿拉爾市知青紀念林內,市民在雕像前自拍留影。
10月25日,阿拉爾市一家餐廳內,兩個小朋友正幸福地享受童年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