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曉波
4月18日,2025第十四屆中國鋼鐵物流高峰論壇在上海召開。會議以“AI驅動變革 數智引領互聯”為主題,聚焦中美關稅博弈、數字化供應鏈發展、新周期鋼鐵產業結構調整等熱點問題,展開深入探討與交流。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蔡進,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產業運行部主任陳玉千,上海市嘉定區副區長魏曉棟,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陳雷鳴,中物聯鋼鐵物流專委會主任、卓鋼鏈董事CEO潘富杰,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管清友,河南鋼鐵集團周口鋼鐵公司副總經理鄧杭州出席會議并講話。大會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政府指導,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業委員主辦,上海卓鋼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承辦,共吸引了來自產業鏈的600余名代表參會。
蔡進在致辭中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實現開門紅,GDP增長5.4%。中物聯與國家統計局聯合調查數據顯示,經濟逐月向好態勢顯著,1-3月制造業PMI指數從49.1升至50.5,新訂單指數3月達51.8%。經濟增長質量提升體現在四方面:一是需求基礎夯實,消費、投資、出口數據亮眼,分別較去年全年回升1.1%、1%、6.9%;二是內生動力增強,政策驅動疊加市場需求,中小企業回升迅猛;三是傳統產業回暖,建筑業、房地產市場數據向好;四是新興產業蓬勃發展,高端制造、數字化服務業增長強勁。面對中美貿易博弈,中國經濟憑借內需韌性,有望對沖高關稅影響。綜合多因素,對實現全年GDP 5%增長目標持客觀樂觀態度。
魏曉棟在致辭中表示,鋼鐵物流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其發展水平直接關系到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與效率。當前,數字化轉型和綠色低碳發展成為行業的主旋律。嘉定區高度重視鋼鐵物流行業的發展,積極支持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和模式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上海卓鋼鏈作為扎根嘉定的重點數智化服務型平臺企業,為鋼鐵物流產業鏈的上中下游聯動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地方黨委政府,將堅定不移地扮演好“金牌店小二”的角色,全心全意提供最優質的營商環境、最大的發展平臺以及最佳的服務保障,助力企業和人才在嘉定更好地成就事業、追逐夢想。
潘富杰為大會致開幕詞。潘富杰認為,2025年市場規模與需求結構有三大變化:一是產量與需求總量變化,二是需求結構的變化,三是出口市場的變化。他強調,鋼鐵行業是強周期行業,要遵從規律,順勢而為。面對市場的多種不確定性,需要四步走:一是開拓多元市場,除歐美日發達國家,還需拓展東盟、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二是推動產業鏈協同,加強生產企業、流通企業、服務商之間的合作;三是推動綠色轉型與可持續發展,構建“礦山-鋼廠-用戶”零碳產業鏈,提升生態整合能力;四是企業經營與管理雙優化,實現降本增效,高效管理。
陳雷鳴作了《鋼鐵數字化供應鏈發展的驅動與展望》的主題演講。他表示,鋼鐵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構建數字化供應鏈將改變我們對行業與未來的認知,是對傳統思維模式和商業模式一次深刻變革。構建鋼鐵數字化供應鏈是傳統鋼鐵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抓手,需從技術應用、流程優化、生態協同等多維度推進,驅動路徑主要有技術賦能、平臺生態、流程重構、數據治理、綠色低碳、生態賦能等方向。鋼鐵行業數字化供應鏈的未來發展將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產業需求,通過重構生產模式、優化資源配置、提升運營效率,實現全鏈條智能化、綠色化、全球化。
陳玉千在大會上作了《中國鋼鐵產業結構調整趨勢分析》的主旨報告。他表示,2025年以來,中國鋼鐵行業整體仍呈現供強需弱態勢,鋼材價格小幅震蕩,焦煤焦炭等價格趨弱下行,鐵礦石價格依然高位運行,鋼企盈利水平雖好于去年同期但仍然偏低。2025年,鋼鐵行業消費進入下行通道、出口面臨嚴峻形勢、鋼材消費結構由建筑用鋼為主向制造業用鋼轉變。目前,鋼鐵行業由“增量發展”進入“減量發展、存量優化”階段。展望后市,他認為,原料供給寬松仍有下行空間,鋼材供給端高壓力持續,國內鋼鐵需求將小幅下降,出口將有所減少。在此背景下,國內鋼企需繼續堅持“三定三不要”的原則,避免“內卷式”惡性競爭,才能共渡難關,推動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管清友作了《大國博弈 中美關稅反制下的中國機會》主題演講。他認為,美國發動的關稅戰難以成功,對中國而言反而是“鳳凰涅槃”的機會。關于美國關稅戰難以成功的原因,他解釋稱,一是美國關稅戰違背經濟規律,全球化是自然形成的,重塑優勢困難;二是道義上站不住腳,加征關稅易引發反感;三是策略錯誤,關稅戰破壞了國際秩序和信用;四是美國低估了中國的決心和態度。面對貿易摩擦,他認為短期雖沖擊全球股市和中國企業,但也帶來倒逼式發展機遇,推動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增強企業韌性,提升全球競爭力,同時也一定程度刺激國內出臺擴張需求政策,加快政策調整,做好短期應對和中長期規劃,各方應在這場挑戰中尋找新機遇。
許集體表示,當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加重、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全球貿易環境復雜,對國內鋼材出口和市場價格影響明顯。鋼鐵貿易流通行業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經營品種由簡單走向復雜,貿易利潤由可觀轉為微利甚至虧損,競爭對手由同行延伸至上游鋼企。傳統的鋼貿模式已經不適合當前的時代,鋼鐵貿易流通行業的轉型乃大勢所趨。
鄧杭州指出,過去幾年,鋼鐵行業舉步維艱。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市場需求持續低迷,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但鋼鐵人并未退縮,行業內群策群力,攜手共克時艱。
本次會議同期還邀請了汽車產業、光伏產業、造船行業等下游行業的專家以及產業鏈的代表分享了行業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