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樊三彩)4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3月份,我國粗鋼產量為25933萬噸,同比增長0.6%。
在業內專家看來,第1季度粗鋼產量同比增長0.6%,高于市場預期。原因在于,盡管房地產需求仍然保持下降態勢,但受益于“兩新”(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汽車、家電、機械裝備等行業產銷保持了較高的增速,加之外貿搶出口也拉動了制造業用鋼的需求。但需要警惕的是,隨著貿易戰的負面因素在第2季度開始顯現,鋼材需求將面臨較大的壓力。“鋼鐵行業應未雨綢繆,及時調整未來預期和產量水平,防止需求快速收縮對市場產生的沖擊。”專家指出。
2025年3月1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2024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和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其中明確2025年的主要任務是:持續實施粗鋼產量調控,推動鋼鐵產業減量重組。“雖然提出要進行粗鋼產量調控,但未明確是平控還是壓減,如果壓減,壓減多少?每個省減多少?這些都沒有明確,所以很多地方及企業都在裝糊涂。”專家指出。
近日,廣西省工信廳發布的《2025年二季度推動工業經濟穩增長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見稿)》提出,力爭2025年上半年鋼鐵行業產值同比增長5%以上。根據“產值=產量×價格”公式粗略估算,若上半年價格同比下降10%左右,意味著產量將要寬幅上升,這對行業是個不太好的信號。因此,業內呼喚更明確的產量調控政策盡快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