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包斯文
近期,國內焦炭市場出現一波“漲價潮”。焦炭價格何以大幅上漲,后市行情如何,成為業內關注的話題。
7月中旬以來焦炭價格“七連漲”
上半年,焦炭價格連續下跌,一路走低。1月—6月份,焦炭價格整體呈下滑態勢,累計下跌10輪,均價同比下跌33.12%。
然而,進入7月份,焦炭市場快速逆轉,掀起一波“漲價潮”。這波“漲價潮”在7月15日前后開始,以濕熄焦為例,半個月內價格提漲4輪,漲幅累計為200元/噸。
進入8月份,焦炭價格漲勢不減。8月4日,華東、華北等地區主流鋼廠焦炭采購價上調50元/噸~55元/噸,濕熄焦、干熄焦價格分別上漲50元/噸和55元/噸,標志著焦炭第5輪提價全面落地。8月19日,焦炭市場開始進行第6輪提價,涉及山東濰坊、濱州、德州、濟寧、棗莊、菏澤、日照、泰安、臨沂等地。
8月25日,中國煉焦行業協會市場委員會召開專題市場分析會,分析焦炭市場供需與價格走勢,與會企業達成共識:自8月26日零時起,搗固濕熄焦價格上調50元/噸,搗固干熄焦價格上調55元/噸,頂裝焦價格上調75元/噸。至此,焦炭市場第7輪提價開始。
焦炭市場7輪提價,累計漲幅達350元/噸~380元/噸。
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波焦炭市場價格漲速快、漲幅大,遠超預期。
供給緊 需求強 成本推
致焦炭市場掀起“漲價潮”
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波焦炭市場“漲價潮”受諸多因素影響。7月初以來,煤炭領域“反內卷”及查超產政策密集出臺,山西各地市煤礦生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部分區域煤礦因此短暫停產、被罰,個別煤礦集團也開始啟動276工作日制度(煤礦全年作業時間不超過276天)。近期有煤礦發生生產事故后停產,涉及產能500萬噸,導致煤炭產量下降,直接波及焦炭價格走勢。
業內人士在接受《中國冶金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焦炭價格持續上漲的主要因素有兩個:“其一,前期原料煉焦煤價格上漲過快,成本壓力較大,多數焦企虧損;而鋼廠盈利情況較好,存在產業鏈利潤上下游傳導的要求。其二,從焦炭市場供需狀況來看,在需求端,國內高爐開工率處于高位,業內監測的國內高爐開工率連續7周回升,對冶金焦剛需量遞增;在供給端,盡管焦企產能利用率有所回升,但國內焦企冶金焦庫存自6月下旬以來持續下降,截至8月21日已連續9周下降,目前已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供應偏緊。”
此外,近期,多地焦企陸續收到限產通知,執行不同程度減產。河南省自8月25日起焦化企業限產幅度在25%左右;山東焦企自8月16日起限產30%~50%。
焦企限產,區域內供應持續收緊。同時,受相關交通管制影響,京津冀區域內鋼廠冶金焦到貨速度放緩,個別低庫存鋼廠為爭取貨源上調運費,并且出現催貨現象。
供給偏緊,需求釋放,焦炭市場供需基本面處于緊平衡狀態。當下,焦企大多保持隨產隨銷的經營模式,廠內焦炭庫存普遍下降。調研顯示,近期,鋼廠高爐開工率維持在83%以上,日均鐵水產量穩定在240萬噸左右,鋼廠場內庫存可用天數從10.83天降至10.76天,補庫動力加大,焦炭需求增強,致使焦炭價格一路走高。
后期冶金焦價格繼續上漲空間有限
從上下游焦炭庫存情況來看,8月份,鋼焦企業庫存偏低,焦炭供需基本面仍然偏緊,在煉焦煤價格無明顯下滑的情況下,焦炭價格仍有支撐。不過,當前鋼材市場疲軟,需求轉弱,鋼材價格震蕩下行,鋼廠盈利收縮,鋼焦博弈將明顯加劇,焦炭漲價動力或減弱,漲價節奏或放緩。
業內人士表示,當前,市場各方人士對焦炭價格第8輪上漲預期不同。鋼廠高爐檢修臨近,加上近期鋼市偏弱,庫存壓力雖然仍在,但鋼廠對于焦炭價格上漲拒絕態度較為明顯。焦企同樣處于限產階段,目前焦炭第8輪價格提漲博弈仍在繼續,存在不確定性。
日前,河北省主流焦企對焦炭價格發函第8輪提漲,搗固濕熄焦價格上調50元/噸、搗固干熄焦價格上調55元/噸,計劃于8月26日0時起執行,主流鋼廠回應不積極。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國內冶金焦供應偏緊的格局沒有改變。但值得關注的是,近期隨著下游鋼材價格震蕩回落,鋼廠利潤收縮,加之黑色系期貨價格下跌,特別是“雙焦”價格領跌,市場觀望情緒濃厚。8月25日冶金焦第8輪價格提漲擱淺,部分鋼廠較為抵制,預計后期冶金焦價格繼續上漲空間有限,需關注股市、期貨和冶金焦基本面供求關系變化對焦炭市場行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