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4月22日——第56個世界地球日之際,以“AI賦能綠色、能碳加‘數’前行”為主題的2025河鋼數字綠色低碳新品發布會在北京成功舉辦,并正式推出由世界鋼鐵協會、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聯合指導的WesCarber碳中和數字化平臺。該平臺以“技術突破+生態共建”為雙引擎,展現了中國工業數字化領軍企業在“雙碳”賽道的創新實力與全球視野。發布會由河鋼數字主辦。
據介紹,WesCarber平臺以“能碳+AI(人工智能)”為核心,重塑碳管理邏輯:一是構建涵蓋碳管理、碳足跡、碳鏈管理等八大子平臺的一體化數字平臺,實現“原料采購—生產制造—物流運輸”全產業鏈碳流可視化。二是依托河鋼數字威賽博鋼鐵大模型并接入DeepSeek(深度求索)大模型,打造“政策知識”與“專業場景”兩大應用場景,實現能耗精準預測、碳配額需求分析效率翻倍。三是品牌全面升級,平臺同步適配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中國鋼鐵行業核算指南等多類標準,為企業應對全球碳壁壘提供“一鍵式”合規解決方案。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副會長兼秘書長姜維強調,平臺應加強技術成果和實踐共享,攜手推動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產業鏈的構建和完善,共同開創鋼鐵行業綠色、高效、智能發展的新局面。
世界鋼鐵協會副總干事鐘紹良認為,數字化技術賦能低碳發展是未來鋼鐵行業發展的焦點,河鋼集團數字化產品的持續迭代為行業樹立了標桿,加速推動全行業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轉型。
生態環境部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室主任吳海東指出,深度降碳需要政府、企業、科研機構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推動AI技術在能源和工業領域的廣泛應用,全方位全過程發展綠色生產力,加快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河鋼集團副總經理、河鋼數字董事長李毅仁在致辭中說,WesCarber平臺以人工智能為基底重塑品牌、煥新升級,是河鋼探索人工智能賦能低碳發展的核心舉措,標志著河鋼在“人工智能+綠色低碳”領域邁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發布會現場,河鋼數字與六大生態伙伴達成戰略及項目合作協議,構建“技術研發—標準認證—場景落地”全鏈條協同網絡,標志著“技術+場景+生態”的協同網絡正式成形。 (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