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城鋼鐵公司系統檢修進入倒計時階段
系統檢修的籌備工作如何?
安全管控措施是否到位?
近日采訪設備管理部、安全保衛部負責人
解讀檢修計劃、安全預案及技術難點
訪談設備管理部
問
即將開始的設備系統檢修涵蓋哪些檢修項目?對鄂城鋼鐵公司生產經營有哪些重大意義?
熊偉:本次系統檢修實施主線項目151項,是該公司近年來跨度時間最長、人員投入最大的一次系統檢修,更是直接關系到該公司下半年生產穩定、成本控制及全年經營目標的達成。我們將嚴格按照該公司系統檢修動員會的要求,細化責任、量化指標,推行“分鐘級”精益進度管理、構建“立體化”安全管控體系、踐行“零缺陷”質量理念,以高度責任感和擔當精神對待檢修工作,確保安全高效完成各項檢修任務,為鄂城鋼鐵公司打造行業標桿、實現全年生產經營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問
這么大規模的檢修任務,這么多的項目同步進行,前期的檢修策劃至關重要,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熊偉:在檢修策劃上,我們做了充分的準備。
一是以“零事故、零延誤、高質量”的核心目標,在計劃統籌上,平衡產銷、工序、能源、物流、負荷、資源等六個方面,多次論證優化檢修進度計劃,明確各項目時間節點和任務安排。
二是精心編制《檢修管理手冊》,系統指導檢修過程管理;強化檢修作業標準化,梳理ESOP重點驗證項目73項;細化檢修現場“標準化工地”執行標準;發揮云監控作用,通過人防+技防的手段, 助力檢修風險管控。
三是建立系統檢修安全管理網格,實現全員參與檢修管控;落實安全監理管理職責,簽訂責任狀,制定《系統檢修環保管控要求》,壓實檢修全過程環保管控責任。
四是固化“操檢維調”推進成果,推進“虛擬檢修團隊”建設,本次系統檢修,各單位自力承接檢修項目235項,自力人員投入915人次,減少檢修臨時外聘作業人員帶來的安全風險。
問
為確保各項檢修工作順利進行,都采取了哪些保障措施呢?
熊偉:我們從多方面入手保障檢修工作順利開展。
一是成立系統檢修指揮部,下設多個專業組,各司其職,協同推進檢修工作。
二是成立指揮中心,統籌協調檢修過程,監督安全、質量、環保、檢修進度,及時掌握檢修實施狀況。
三是制定設備設施運行保障方案,確保生產產線穩定運行,避免故障搶修分散檢修力量。
四是提供包括安保保障、餐飲服務、物資保障、車輛保障、消防應急、關懷慰問等多種保障,為檢修人員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條件。
五是開展系統檢修專項勞動競賽,進一步激發參檢人員工作熱情和積極性,確保檢修任務高質量完成。
訪談安全保衛部
問
此次檢修安全管控目標是什么?針對檢修中施工協同難、安全風險高等諸多特點,安全監管需要突出哪些核心要點?
劉劍橋:本次系統檢修期間安全管理將面臨檢修生產雙線作戰,能源介質調配頻繁,檢修施工協同難度大,高危作業多,系統風險高等困難,安全保衛部視此次系統檢修為檢驗安全管理體系能力的試金石,有信心有能力堅決實現檢修期間安全事故為零的目標。
為實現以上目標,在安全管理上需突出以下核心要點:
一是系統策劃并推動“各負其責,協同有序”的全員安全履職行為落地生根。施工單位在人員能力及作業風險上精細管控;產權廠在作業監督、條件提供、邊界管理、協調配合上精準發力;專業部門在關鍵節點、專項方案、專業安全上精益行動;安全保衛部在統籌協調、快速識別固有及動態系統風險、強化監督等方面持續發力,形成協同有序的安全履職局面。
二是牢牢把握風險分級防控及隱患排查治理這個中心工作。全過程全層面分析控制各類安全風險,扎實落地管控措施。
三是切實提升作業人員安全意識及能力。通過標準化作業、標準化工地創建、行為觀察等方式方法,規范個體安全行為。
四是強化監管考核,促進快速糾錯。鄂城鋼鐵公司將綜合運用內外資源,采取多種手段,實施強力監督,堅決按章考核,及時發現亮點,推廣應用,促進過程受控。
問
具體采取哪些舉措保障檢修安全呢?
劉劍橋:風險、防控、責任是安全管理的三大關要因子,按照這一邏輯,我們在工作中重點采取了四個措施:
全面收集制定系統檢修項目1453項,擬定高危項目299個。
針對分析辨別的風險要素,在對標學習、經驗總結及標準參照的基礎上,制定針對性防控措施,已制定專項安全管控方案109份;同時結合歷史系統檢修管控經驗,推動各專業部門制定四項管控方案。
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責任體系。制定系統檢修專項安全管控方案,從組織指揮體系,項目職責分解,監督檢查機制,安全標準支撐上予以責任再明確、再細化。
嚴格準入管理。嚴格審核協力單位資質,禁止未簽合同、未辦理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單位入場;全面篩查協力人員信息,確保檢修作業人員合法合規。
問
如何確保這些舉措能夠有效落實呢?
劉劍橋: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安全管理,貴在落地生根。為強化措施落實,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搞好動員發動,對檢修方案進行再審視、對安全工作進行再強化,全力以赴打贏檢修“戰役”。二是強化過程指導,根據檢修項目節奏和進展,組織專業部門及協力、監理單位參與為主的現場安全巡查,及時發現問題。三是加強監督考核,每日現場核查高危作業防護、責任清單落實等情況,建立快速反饋機制,對于違反安全生產禁令的行為和發生事故的單位,嚴肅問責,強化責任追究,以此倒逼安全責任落實。(朱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