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鋼鐵能源環保部
協同煉鐵事業部高爐噴煤凈化車間
以“敢碰硬、勇攻堅、創實效”的奮斗姿態
在“精準控溫”上做足文章
向“極致能效”要效益
硬碰硬啃下酚水減量這塊“硬骨頭”
算出132萬元的真金白銀!
精準施策,打破慣性思維
高爐煤氣要安全進柜
溫度必須控制在63℃以下
過去,為了確保萬無一失
該公司噴淋降溫裝置常常“火力全開”
在冷卻過程中
煤氣中的酸性物質溶入冷凝水
為了防止這些酸性酚水腐蝕煤氣管道
又不得不持續投入專用的緩蝕劑
面對這一長期存在的“痼疾”
能源環保部主動對標找差
迅速牽頭組建攻關小組
鎖定“精準控溫降耗”這一關鍵點
在保障煤氣管道絕對安全的前提下
找到降溫與資源消耗的最佳平衡點
給降溫裝上“智能開關”
怎么改?
核心思路直指要害:
精準控溫,按需噴淋!
攻關小組打破車間壁壘
擰成一股繩
從年初開始大膽探索實踐
他們通過細致觀察和數據分析
發現煤氣溫度實際運行中常常低于50℃
遠未觸及安全紅線
巨大的優化空間就在眼前!
▲“過去‘寧過勿缺’的老辦法,讓‘安全成本’太高了!”給排水技術員瞿東旭在分析會上直言。
小組果斷決策,制定新規:“溫度低于50℃,噴淋裝置全關停!”然而,精準控溫絕非簡單的“一關了之”。
▲“關停容易,但如何確保萬無一失?”煤氣加壓運行員文健龍提出了關鍵問題。
為此,團隊建立起一套嚴密的“安全防護網”:堅持每天從煤氣排水器取樣化驗酚水水質,對腐蝕性指標進行24小時有效監控,并建立了快速響應機制。一旦監測數據亮起“紅燈”,系統立即自動開啟噴淋并投加緩蝕劑,確保煤氣管道安全萬無一失。
實驗成功后,團隊及時固化成果,將優化后的運行參數和操作規程明確納入崗位規程,實現了從“攻堅突破”到“長效管理”的躍升。(瞿東旭 武芳)
省!省!省!看得見的真效益
經過多月的實驗驗證及后續推廣
降本成效顯著
水省了:
1-3號高爐月均節省新水17,491立方米
降費3.41萬元/月
氮氣省了:
每月少用氮氣65.3萬立方米
降費20.24萬元/月
藥劑省了:
緩蝕劑月均節省6.7噸
降費2.71萬元/月
經測算
全年可降本132萬元
酚水產生量的大幅減少
環境負荷同步減輕
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環保效益的“雙贏”
思想上的高度重視是前提
行動上的堅決落實是關鍵
科學的方法與創新的勇氣是利劍
三者的緊密結合
鑄就了此次精準控溫的成功
能源環保部
持續深挖每一個極致能效的潛力
用更精細的管理、更智能的工藝、更創新的技術
在"極致能效、極致成本"的道路上不斷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