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以前學技術總覺得是應付工作,差不多就行;現在同事們都在琢磨多考個證、多長個本事。今年,我們公司主動報名技能提升的同事比去年多一倍,大家湊一起不是聊操作竅門,就是比誰證書多,提技能、學技術的氛圍更濃厚了。”近日,面對采訪,廣西鋼鐵焦化廠環水車間化驗工韋光華說道。
今年初以來,廣西鋼鐵焦化廠為積極落實柳鋼集團“吃苦者吃香、實干者實惠、優秀者優先、能干者能上、有為者有位”的用人之道,結合實際發展需求,創新推出以崗位技能等級動態評定與崗位量化評分為核心的績效薪資改革方案,旨在引導該廠職工從“守崗位”轉向“鉆技能”、從“重資歷”轉向“比實績”,激發職工奮斗熱情和干事創業激情。自推行以來,新績效薪資改革方案逐漸獲得該廠職工的認可,大家工作更積極主動,工作效率也持續提升,全力保障生產與超低排放改造“兩不誤”。
以前,廣西鋼鐵焦化廠部分崗位被認為是“高崗位等級必對應高薪資”,這不利于調動職工積極性、激發團隊活力。為此,該廠結合實際,以崗位技能等級動態評定與量化評分相結合,構建“能力+貢獻”評價激勵機制,借雙重驅動打破固有思維和壁壘。
崗位技能等級動態評定。該廠從崗位重要性、安全風險等核心要素出發,制訂《崗位等級評定標準》,賦予崗位動態 “薪資系數基準值”,同一崗位技能等級與薪資系數直接掛鉤,形成清晰的薪酬階梯;鼓勵職工一專多能,對多持證者給予月度獎勵,讓技能價值充分體現。同時,該廠還做到每6個月動態調整崗位等級及系數,確保評價與生產實際同步。
崗位量化評分。該廠全員參與制訂覆蓋安全、效率、質量等的績效指標,每月以量化數據評分,一人一表形成《月度績效評價》,讓貢獻及時可見;在年度績效方面,按照一定比例的融合定量與定性指標,全面評估工作質量與勝任度,每次評價后,管理者通過績效面談的方式,幫助職工分析得失、制訂計劃,最終將考評轉化為成長動力。
廣西鋼鐵焦化廠機電車間技術員黃海箭表示:“現在工作更有方向了,在每月的績效表里,安全、效率都寫得明明白白,誰技能扎實、誰干活細致,一眼便知。我上個月優化‘焦爐四大車’聯鎖,工作效率提高,大家都看在眼里,這份認可讓我更有動力做好各項工作。”
該廠化產車間鼓冷工陳鈺泉表示:“現在每月的評價表把長、短處列得清清楚楚,班長還專門講解改進辦法。廠里培訓也盯著我們的短板,這半年下來,努力方向更明確了,每天上班都知道該做什么。這種一步步往上走的感覺,特別充實。”(何永平 陳國強 王利華)
《中國冶金報》(2025年09月09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