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收官,寶武集團中南股份軋材廠棒三線交出一份亮眼的設備管理答卷,全月設備故障時間僅0.72小時!不僅打破了今年的紀錄,設備故障率比去年月均下降了90.29%。這個跨越式的突破背后,藏著全體員工“時不待我,只爭朝夕”的實干密碼,更離不開“搶時間、強協作、精運維”的多重發力。
搶時間:小隱患“見縫插針”化解
“不耽擱每一分鐘”在這里不是口號,是融入日常的行為準則。崗位員工點檢時發現的導衛磨損、螺絲松動等小隱患,從不等集中檢修,而是盯著工藝間隙、檢修空當“見縫插針”處理。換個導衛、緊緊螺絲,這些“小動作”攢在一起,就把可能的停機化解于無形。精整區域的問題更是“隨發現隨處理”,絕不拖延,用“搶時間”的態度守住生產連續性的第一道防線。
強協作:新老搭配“在線排雷”
一支技術過硬、協作緊密的隊伍,是故障控制的 “硬核支撐”。棒三線充分發揮關鍵崗位人員的技能優勢和判斷力,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探索并實踐小故障在線處理模式。這使他們成功避開了多次因小問題而單獨申請停機的可能,將故障對生產的影響降至最低。
一個典型的例子發生在9月。粗軋崗位一名新兵在點檢時,發現8#軋機進口導輪處有零星火花,因經驗尚淺、判斷不準,準備立即叫停檢查。軋機組老將聞訊后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查看問題點后,憑借豐富的經驗判斷火花是軋件表面殘留氧化鐵皮摩擦所致。他隨即用一根打包線巧妙地將鐵皮勾除,問題瞬間解決。這場新老配合的在線“排雷”,不僅避免了一次因誤判可能導致的生產中斷,更成為一堂生動的現場教學課,將故障影響降至最低。
精運維:“精益求精”筑牢設備根基
在生產與維護的每一個環節,棒三線都把“精細”做到極致。生產節奏上,通過合理利用兩區分鋼,為生產線裝了“緩沖閥”,徹底解決了堵鋼被迫叫停的難題;日常維護中,該加油的部位絕不“干運行”,該緊固的螺絲絕不留隱患,用扎實的基礎工作保障設備穩定。正是這份對細節的“精益求精”,讓設備運行的“根基”越來越穩,故障率自然大幅下降。
設備故障率的顯著下降,是棒三線全體員工拼出來的成果。如今,四季度決戰的號角已經吹響,這支既能攻堅克難、又善精細管理的隊伍,正以刷新紀錄的姿態,向著年度目標全力沖刺,用實干詮釋棒“無限可能”。(王少玲 李麗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