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背景下,熱送熱裝技術已成為降低能耗的關鍵路徑。然而,熱裝裂紋問題不僅影響生產效率與成本控制,還直接導致能源消耗上升,成為長期制約該技術廣泛應用的瓶頸。2025年,該公司整合工藝技術、檢測分析等專業力量,開展系統性攻關,圍繞機理研究、工藝優化與標準構建實現全鏈條創新,成功攻克這一行業共性難題。所形成的《厚板低合金鋼夾雜控制及熱裝缺陷機理研究》技術成果,榮獲2025年度重慶鋼鐵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項目啟動之初,團隊將厚板熱裝裂紋機理研究作為核心突破口。通過分層磨削分析法,逐層剝離熱裝裂紋試樣表面,結合掃描電鏡與能譜分析,精準捕捉裂紋萌生的微觀源頭,完整揭示其演變全過程。“找準機理就如同找準病灶,為后續工藝優化提供了關鍵依據。”連鑄工程師張朝映表示,這一發現為整個攻關項目明確了方向。
在機理明確的基礎上,團隊迅速啟動工藝體系重構。從成分控制入手,實施7項關鍵工藝措施,精準管控裂紋敏感元素,使元素目標命中率提升8.1%。同時,全面升級冶煉工藝,優化LF爐渣成分設計與RH處理流程,顯著提高鋼水潔凈度。“每一個參數的優化,都是為了降低裂紋風險、提升生產效率。”煉鋼工程師文敏指出,團隊在反復試驗中持續調整,力求實現最優工藝效果。
伴隨技術攻關的深入,標準化建設同步推進。團隊系統梳理出23項核心工藝要素,將實踐經驗轉化為可執行的標準規范,構建起覆蓋冶煉、連鑄、熱裝全流程的精細化管控體系。“標準落地是技術成果穩定發揮作用、實現常態化應用的關鍵。”產品工程師楊宗貴強調,標準化為技術的推廣與固化提供了有力支撐。
經過持續攻關,該公司實現現有品種全部熱送熱裝,熱裝溫度提升100℃,厚板產線熱裝裂紋率下降82.9%,大幅降低了加熱工序能耗,有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為該公司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潘時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