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正式公布了2025年度卓越級智能工廠項目名單,全國共有274家企業入選,成為智能制造領域的標桿。這一名單的發布,標志著我國智能制造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中信泰富特鋼集團旗下三家子公司——興澄特鋼、大冶特鋼和揚州特材成功入選,體現了其在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制造方面的領先實力。
興澄特鋼打造的“基于AI全生命周期質量管控、產銷協同高性能軸承鋼卓越級智能工廠”,以數智賦能為核心,通過構建“云邊端協同+數據閉環”架構,形成覆蓋“冶煉—精煉—連鑄—軋制”全流程的數字孿生體系,依托“AI+工業機理”協同創新,開發100余項垂直模型,深度挖掘大模型與生產制造深度融合應用,深入業務場景賦能;建成“1個數字孿生中心+3大工業互聯網平臺+6大智能單元”的智能中樞,通過獨創的“三總兩分”智能排產算法,定制化響應能力顯著提升,同步建設能碳雙控數字平臺,推動綠色智能制造發展。通過一系列數智化改造,興澄特鋼形成了從原料到成品的全鏈路優化能力,全面實現“高定制、高品質、高效率、低碳、低成本”的“三高兩低”目標,為全球特鋼行業樹立了智能制造新標桿!

大冶特鋼“特種高精度無縫鋼管精益智能工廠”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基礎,以精益化、數智化為紐帶,貫徹“人本數智”的全新產業生態理念;以“數字鋼管“和“黃金鋼管“為核心,按照數字孿生研發制造一體化、數據驅動柔性生產協同、全生命周期質量精準管控、全域設備預測性維護、綠色低碳智慧能源管理五大方向整體推進;針對典型場景體系化部署智能制造裝備、工業軟件和系統,實現了研發設計仿真優化生產動態智能調度、質量精準追溯預測、設備智能運維保障、能源精準管控優化;將多專業(工藝+控制+智能化)、多業務(生產、質量、安全、能源)協同,創新精益管控新模式,實現基于大規模、小批量、多品種特種無縫鋼管產品制造全流程的數字制造、柔性制造和智慧制造,開創了特鋼數智化工廠建設新范式。

揚州特材采用“云—邊—端”工業互聯網架構,在設備端建立邊緣智能應用系統,整體實現了“工業傳感+物聯網動態感知”—“機理模型+知識庫智能診斷”—“大數據+機器學習優化決策”的智造智管模式;在平臺基礎能力方面,搭建私有云,運用超融合技術對存儲、計算等資源進行動態調配、劃分、管理;在智能應用層面,運用數字孿生、3D建模等技術建立數字工廠,實現從傳統的單一工序監測到整個球團產線生產過程的可視化監測,實現對球團產線數據進行大數據技術分析、全局資源優化配置。

中信泰富特鋼將聚焦智能制造新階段的系統化升級與賦能輸出,強化產業鏈上下游實時數據聯動與柔性化協作能力,依托現有“燈塔”實踐與卓越工廠成果,打造可推廣的制造業數字化解決方案,全面賦能“數字中信”及制造強國戰略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