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重慶鋼鐵公司煉鐵事業部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和艱巨的生產任務面前,秉持創新、高效、綠色的理念,以“干”字當頭、“實”字托底,高爐實現高產、穩定、低耗的良好生產狀態,鐵水成本分位值較2024年提升27分位,超低排建設已初具驗收標準,多項工作取得新突破,為公司實現生產經營目標貢獻力量。
聚焦成本攻堅,筑牢效益基石
煉鐵事業部以 "鐵水成本最優" 為核心,打出配煤配礦 "組合拳",實現成本競爭力跨越式提升。“煉焦煤市場下行就是戰機,我們必須抓住!”配煤攻關小組熊仁聰在天天讀會議上吹響號角,他們深度對標中南及股份各基地先進經驗,構建起“優質+經濟”的原料體系。通過拓展低硫、低灰資源渠道,通過陸海新通道引進的近地資源,推行“高硫+低硫”科學配比,上半年配煤成本較 2024年大幅降低478.79元/t。配礦環節同樣是一場硬仗。攻關小組李榮華的桌上堆滿了分析報告,“極致低庫存不是口號,是逼出來的生存智慧。”他們堅持“極致低庫存+高性價比”原則,大膽提升國內混合礦(現貨)配比,較2024年提高18.1個百分點。通過“用足60精降本、61精控Si、63精控有害元素”的精細化管理,在保證燒結礦冶金性能的同時,配礦成本較2024 年降低 136.53 元/t。精細配煤,經濟配礦下的極致成本效益顯現,正是這種對成本“斤斤計較”、對方案“錙銖必較”的精神,鐵水成本分位值較2024年提升24分位。
聚焦指標突破,擦亮質量名片
在質量與技術指標的提升上,煉鐵事業部上下以 "毫米精度" 的執著,嚴抓過程管控。“指標突破,一毫一厘都不能放過!”這是煉焦車間主任范俊杰的座右銘。他和團隊像守護生命線一樣守護焦炭質量,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波動,確保每一爐焦炭都“質價雙優”。汗水換來了回報,綜合達標率較2024年提升4.8個百分點。關鍵指標全面突破:CSR(焦炭反應后強度)較2024年升高2.1個百分點,灰分降低0.11個百分點,硫分創歷史新低,“這數據,夠硬氣!”當班班長在交接班會上激動地宣布,優質“口糧”為高爐穩定順行提供了堅實保障。
燒結礦質量穩中有進,轉鼓強度,RDI(低溫還原粉化率)保持較好水平。通過恢復混勻礦造堆工藝,堿度穩定率(R±0.05)創歷史新高,為高爐冶煉提供穩定原料保障。
高爐平臺上,高爐工長緊盯著操作參數和監控畫面,“穩產低耗,關鍵在操作的精益求精。”在他們的精心操作下,高爐產量逐步穩定,鐵水硅硫雙命中率較2024年顯著提升。看著三座高爐煤氣利用率穩步回升,值班工長欣慰地說:“勢能積蓄好了,降燃料比、提系數就更有底氣!”
聚焦管理革新,激活發展動力
以管理變革破解發展瓶頸,煉鐵事業部通過 "雙基兩化" 、設備精益管理等舉措,釋放基層活力,提升運營效率。"雙基兩化" 建設縱深推進,建立 "九大評價維度+40 項重點工作" 跟蹤機制,四大職能室開展專業督導,將 146 項公司指標分解至車間班組,與績效深度掛鉤。指標完成度較年初提升11.5%,管理體系持續優化。
煉鐵事業部全面推行全員包機責任制,設備見本色3250項點位全部完成,設備狀態大幅改善。通過精心組織設備檢修和維護,主線設備非計劃停機時間較年初減少85%,設備運行效率顯著提高。煉鐵事業部積極推進設備功能恢復,梳理功能性隱患764項,以周例會形式跟蹤進度,確保設備系統狀態持續提升。通過全員設備管理,設備非計劃停機時間大幅減少,設備運行穩定性顯著提升。
聚焦綠色發展,提速超低排放
“創A目標,沒有旁觀者!”這句話深深地烙印在員工的心中。在超低排攻堅中,煉鐵事業部掛圖作戰,以一點一策一案推進達標,以同心同向同行的文化導向,領導班子對車間“一對一”結對承包,職能室全員支撐對口車間,車間全員發動,掀起2個多月的廠容廠貌攻堅決戰行動,為創 A 奠定堅實基礎。上半年完成燒結 3# 配料除塵、3# 成品除塵等 30 個在線排口有組織評估驗收,進入 720 小時數據積累階段;3372 個無組織點位中,2928 個完成銷號,初具超低排驗收標準。超低排一體化平臺實現生產與環保設施同步監控、TSP 達標運行,無組織管控能力顯著提升,看著日益整潔的廠區和不斷優化的排放曲線,參與攻堅戰的員工們疲憊的臉上露出了笑容,“為了這片藍天,再苦再累都值!”他們正朝著“超低排創A”的目標穩步邁進。
各項工作取得新突破,是煉鐵事業部全體員工用智慧、汗水和擔當書寫的答卷。從成本管控的精打細算,到質量指標的毫米必爭;從管理變革的刀刃向內,到綠色發展的全員奮戰,無不彰顯著煉鐵人“不畏難、敢攻堅、求卓越”的奮斗精神。這份精神,正是煉鐵事業部持續進步、再創佳績最寶貴的財富和最強動力。(熊仁聰、李榮華、王莉敏、劉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