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熱爐,換3號道出鋼。”寬厚板熱軋車間內,主操崗位的指令從對講機中清晰傳出。為節約規格變化時短短幾十秒的待溫時間,主操崗位人員提前測算爐溫曲線、鋼坯節奏,把每一秒都納入精準管控,用提前量為后續工序爭取主動。
“5操,后面規格是16mm的鋼板,矯直速度可以加快一點。”矯直崗位立刻響應調整參數。不同規格的鋼板對矯直力度、速度要求迥異,崗位間的即時溝通讓鋼板在矯直機上“快而穩”通過,既保證質量又為軋機減少等待,每一塊鋼板的順暢流轉都藏著崗位協同的智慧。
“主操,后面坯料不足,開始單爐出鋼。”當坯料供應出現波動,調度與主操的快速聯動隨即啟動。單爐出鋼模式雖增加操作復雜度,卻有效避免了軋機空轉,通過動態調整生產節奏,將原料波動的影響降到最低。而當矯直崗位“冷床位置不多了,精整能不能下線一些”的提醒響起時,精整崗位迅速增派人手加快下線,前后工序無縫銜接,從根源上杜絕堵停風險。
7月,寬厚板熱軋車間以軋線勞動競賽為平臺,全體職工秉持“效率為先、質量為本”理念,精心操作鑄精品,實干擔當破難題,以協同高效的生產實踐,書寫了“高效化”奮斗篇章,軋制塊數目標達成率120%,刷新歷史紀錄。
堅守崗位算好“效率賬”,讓各環節精益求精。加熱爐精細把控進出鋼,主操盯緊軋制節奏,矯直工高效操作同時動態關注冷床鋼板運送情況。大家群策群力,在自己的崗位上專注深耕,又通過對講機里的即時反饋、工序間的默契配合,織就一張高效協同的生產網絡,以專注與配合,助力生產效率再提升。
緊盯問題抓改善,打通堵點提節奏。針對超長板矯直速度與軋制節奏匹配不夠,影響軋機工作效率的問題,車間組織職工以精益管理為抓手,聚焦此問題開展專項改善活動,創新提升矯直速度和過鋼方式,優化了長板的軋制效率,機時塊數提升4%。(張旭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