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武集團中南股份煉鋼廠煉鋼車間以“能效創標桿”“卓越能效”為抓手,緊緊圍繞降低工序能耗目標,多角度梳理能耗降本增效項目,成立了降低精煉電耗攻關團隊,積極開拓技術降電耗,實現精煉工序能耗控制能力持續提升,9月煉鋼工序電耗降本達181萬元。

雙輪驅動:破解“等待損耗”制約
煉鋼廠以煉鋼準時化生產智能管控系統為抓手,全面梳理各工序的時間流管控,對生產過程每個步驟、每個環節輔助時間、等待時間的浪費開展大數據分析,找問題,成立攻關小組開展改善。
通過大數據分析發現,鋼包從轉爐出鋼到連鑄接鋼的轉運效率,是制約整體流程效率的關鍵環節。為此,煉鋼車間聚焦生產效率提升,以“縮短出鋼結束至連鑄開澆流程時間”為核心目標,通過天車周轉提效、精煉操作提質雙輪驅動,出鋼結束至連鑄開澆的平均流程時間成功壓縮2.8分鐘,實現流程時間壓縮與電耗降低的雙重突破。

操作提效:鍛造精煉“精準功”
精煉環節作為轉爐與連鑄的“中間樞紐”,其處理效率直接影響上下工序生產節奏,嚴重時甚至造成生產異常中斷。
前期,通過對標行業先進,煉鋼廠精煉時間同比存在精煉時間較長、精煉電耗較高、生產節奏較慢等問題。對標分析發現,受“爐機匹配”、生產節奏控制、溫度控制等因素影響,造成精煉電耗成本同比高。為啃下這塊“硬骨頭”,車間從人的技能提升切入,聚焦鋼水成分微調、氬氣攪拌強度控制等核心操作,通過“爐長研修”“操業會”“操作現場輔導”等培訓,推動員工操作熟練度大幅提升,解決質量與精煉時間矛盾這一久攻不下的難題,實現了新突破。
目前,精煉電耗不斷下降,同比降低8.46kwh/噸,同時鋼水成分一次命中合格率提升7%以上,實現精煉環節“又快又穩”新局面。
構建體系:生產模式創新突破
為進一步降低精煉電耗,煉鋼車間開展技術攻關,推行“單精煉+動態匹配”生產組織模式,配合準時化生產系統、鋼包加蓋,實施精煉聲吶改造,電極智能調節等,提高LF爐生產力,加快LF爐生產節奏,促進電耗的降低。
另外,將精煉電耗納入“周周比”競賽、“煉鋼好漢”評比、建立“能耗異常爐長名單”等,營造比、學、趕、超氛圍。同時通過每班操業會,班長每班分析精煉時間,超時原因分析改善;通過精煉爐長研修會,指標完成好的爐長上臺分享經驗,完成差的分析原因提出改進目標等。通過競賽,班組控制能力不斷提升,平均電耗持續降低。
煉鋼車間持續深耕精細化管理,以技術創新驅動效率提升,努力為公司高質量發展立新功。(黃寶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