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作為火箭著陸緩沖裝置系統的配套方,大冶特殊鋼有限公司在極短的時間內保質保量完成了原材料的交付,助推我公司順利完成產品交付?!?月16日,火箭著陸緩沖裝置系統配套方負責人親自給大冶特鋼送來感謝信。
信中說,多年來,大冶特鋼聚焦原材料配套任務,密切協同,多措并舉,在材料保障任務中聚力攻堅、協同提質增效、保障敏捷響應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保障了原材料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為持續深化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火箭的著陸緩沖系統是火箭軟著陸的關鍵,4條著陸腿里的緩沖器要吸收箭體著陸時的動能和勢能,使火箭平穩著陸。2024年,我國第一款重復使用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完成10公里垂直起降飛行試驗,實現國內重復運載火箭領域的重大突破。該著陸裝備某核心系統制造采用了大冶特鋼生產的某牌號中厚壁無縫鋼管和鍛材。試飛行配套回收著陸緩沖裝置,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的核心系統,國內首次在空中成功使用該項技術,填補了空白。接到用戶“時間緊任務重”的需求后,大冶特鋼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疏通生產瓶頸、解決實際問題。大冶特鋼研究分院聚焦生產工藝、生產單位圍繞合同訂單,通過提前做好工藝驗證、合理排產,全工序聯動、上下協同攻關,有力有效地保障了合同在最短時間內保質保量交付,用實際行動為火箭著陸緩沖裝置系統配套方廠家提供了優質高效的產品和服務。
今年7月15日,天舟九號貨運飛船在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的托舉下發射升空,這是大冶特鋼獨家供應的特種無縫鋼管助力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累計飛行第584次。從中國第一爐電渣鋼到第一根極薄壁高溫合金旋壓管,從第一個飛機用高溫合金渦輪盤到第一根軋制的飛機大梁(毛坯),從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到神舟系列飛船的上天,從“嫦娥”奔月到“天宮”“北斗”發射升空,大冶特鋼均提供了關鍵部件的用鋼。長期以來,大冶特鋼依托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認可實驗室、國家標準樣品定點研制中心和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形成了以冶金、加工工藝和材料為主體且各學科綜合的專家群體、多層次人才結構以及完整的特殊鋼新材料研發試驗平臺,始終保持著先進的科研實力,并與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武漢科技大學等高校開啟戰略合作,積極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在服務和保障航空航天、高鐵、盾構機等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貢獻。 (謝萍)
《中國冶金報》(2025年07月22日 01版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