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重慶鋼鐵公司煉鋼廠煉鋼車間,時常能看到一個忙碌的身影,他手持檢測工具,聽、摸、看......動作熟練操作利落,腳步匆匆卻沉穩有力。他叫劉厚強,煉鋼廠煉鋼車間機械設備點檢。
“多學一門技術,就多一份保障,說不定以后能派上大用場。”
1994年,抱著學技術的想法他入職重慶鋼鐵,開始與機械設備打交道。他一路摸爬滾打,鉆研沉淀,一干就是20多年。如今的他早已不再是初出茅廬的青澀少年,成為了設備點檢領域的“行家里手”,憑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先后獲得公司2022年二季度員工之星,2023年公司、中南鋼鐵優秀共產黨員,2024年中國寶武銅牛獎等榮譽稱號。
2005年,劉厚強調到煉鋼廠爐檢車間做機修鉗工。
“這是挑戰,更是機遇,我不能退縮。”他暗暗給自己打氣。
面對陌生的設備,他虛心向老技工們學習,“師傅,這新設備我‘兩眼一抹黑’,您可得多教教我......”
此后,每次檢修他都沖在前面,在不斷地摸索與實踐中,他逐漸掌握了設備特性。2008年他取得機修鉗工高級職業資格。
在該公司環保搬遷的關鍵時刻,老區技術力量薄弱,設備老化嚴重,備件到貨周期漫長。望著破舊的設備,他眉頭緊鎖,“設備要是垮了,生產就完了,必須想辦法。” 他召集班組員工,堅定地說:“咱們自己動手,能修一臺是一臺,堅決不能掉鏈子。”
那段時間,他帶領班組員工日夜奮戰,成功修復60余次LF爐鋼車和冶金車輛,節約外委維修費超80萬元。
他曾參與煉鋼廠轉爐煙罩和汽化冷卻系統升級,從策劃到施工嚴格把關,使整體工期提前9%,設備穩定運行。也負責過轉爐吊掛機構改造,消除了重大設備隱患。
2024年,劉厚強在各領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步......
在降本增效上,他針對氧槍氮封圈頻繁損壞問題進行改造,使月消耗從10個降至2個,全年節約64萬元;對汽化系統高壓泵進行自修復,修復20臺,節約35.5萬元。
在技術攻關上,他參與“煉鋼廠210T轉爐副槍設備功能狀態攻關” 項目,提出6項針對性建議并組織實施,使副槍投用率提升5.79%。
這就是他,一位常年背著工具包,踏過嚴寒酷暑的設備人,手電筒在昏暗廠房和狹窄間隙中,無數次為他照亮解決問題的方向,也成為他前進的動力。(張穎 劉雙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