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河鋼集團張宣科技機電公司機制工程部臨時開展的機床搶修應急演練中,崗位職工聞令而動,忙而不慌,井然有序。
據該部負責人介紹,這得益于他們將原本較長的“預案”“化身”成為一張流程表帶來的顯著成果。
平時的鍛件加工中遇到各類設備問題、鍛件缺陷問題以及遇險應急處置情況,有的職工經驗豐富、操作有序,有的職工對突發情況處置不當,影響訂單交付,暴露出不少問題。
部門會議上不少職工反映:應急預案該變一變了。對此,該部管理人員困惑不已。經過長時間的調研,他們了解到,這些預案好幾頁、幾百字之多,雖然內容詳盡清楚,但不易記住,實際操作效果打折扣。對此,他們從實際出發對預案進行細化,把每種預案都簡化成一張流程表,編成順口溜,在把“干什么、怎么干、誰來干”講清楚和責任“不打折扣”的前提下,做到內容簡明扼要、流程簡單順暢,讓基層職工不再為熟記預案而煩惱。
為檢驗成效,該部制定月度鍛件產品加工數量考核制度,將加工任務排的滿滿當當,只有熟悉預案的人員能夠做到處理故障自如,事實證明,“輕裝上陣”的效果遠超預期。
“有干貨、接地氣!這樣的流程表是我們所需要的,滿負荷的工作任務考核,才能真正檢驗我們應對突發事件的反應和處理能力。”該部負責人與崗位人員席地而坐,針對操作過程中的問題進行交流探討,大家暢所欲言、獻計獻策。
據了解,該部“一頁紙”的預案已經經過了10余次“實戰”檢驗,實用性強、可操作性強,簡單明了,職工們再也不會因“翻書”找答案而傷腦筋。(張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