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程亮亮
近日,筆者踏入酒鋼宏興股份選礦廠豎爐作業(yè)區(qū)廠房,焙燒豎爐燃燒室內火焰翻騰,熱浪瞬間裹挾全身。在高溫“烤”驗下,筆者看見,豎爐焙燒乙班的職工們身著厚重的阻燃服,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用辛勤的汗水詮釋著責任與擔當,全力保障生產的穩(wěn)定順行。
入職僅兩個月的郭春子是焙燒乙班的新成員。此刻,他正緊緊跟隨師傅張堯,學習如何用5米長的鋼釬處理結塊的鐵礦石。高溫如同巨大的蒸籠,師徒倆的工服早已濕透,緊貼在身上,安全帽下的汗珠模糊了視線,又被迅速抹去,那雙握著鋼釬的手卻穩(wěn)如磐石,動作剛勁有力。“鐵礦石結塊會嚴重影響生產,必須及時處理。”張堯一邊嫻熟地示范動作,一邊認真地叮囑徒弟。鋼釬與爐壁摩擦時迸濺出的火星,清晰地映照出師徒二人專注的身影。那一刻,筆者看到了技藝的傳承、責任的傳遞。
撓眼作業(yè)是焙燒工每天必不可少的“必修課”。爐夾道內的溫度超過55攝氏度,每班都需要完成4次~10次撓眼,每次作業(yè)時長為3分鐘。盡管熱浪滾滾,但該班組職工始終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一絲不茍地完成每一次操作,沒有絲毫懈怠。巡檢工王永強每天都穿梭在高溫設備之間,認真細致地檢查著每一個閥門和管道的狀態(tài)。長期的戶外作業(yè)讓他的皮膚變得黝黑發(fā)亮,但他總是笑著說:“只有設備正常運轉,生產才能順行。再熱也得盯緊了!”像王永強這樣的一線職工,在該作業(yè)區(qū)還有很多。他們懷揣著這份在平凡崗位上的堅守,閃耀著不平凡的光芒。
高溫對于這個班組來說既是嚴峻的挑戰(zhàn),也是凝聚團隊力量的“催化劑”。在短暫的休息間隙,班組職工圍坐在一起,暢飲冰鎮(zhèn)飲料,交流著操作技巧,爽朗的笑聲驅散了身體的疲憊。一次撓眼作業(yè)中,郭春子略顯吃力,張堯立刻上前,寬厚的手掌穩(wěn)穩(wěn)托住徒弟的鋼釬后端,聲音低沉而有力:“穩(wěn)住,找角度,用巧勁兒!”同時,不遠處的王永強迅速報出關鍵參數(shù):“溫度沒問題!氣流穩(wěn)定!”三人眼神交匯,默契配合,難題迎刃而解。這無處不在的“傳幫帶”,如同爐火中流淌的暖流,讓新苗快速抽枝,也讓整個班組的戰(zhàn)斗堡壘愈發(fā)堅固。
夜色深沉,爐區(qū)的熱浪卻未曾退潮。水封池蓋板上,張堯和郭春子師徒并肩而立,緊握鋼釬,再次投入撓眼作業(yè)。汗水不斷淌下,刺得眼睛生疼,但其手臂的揮動依然沉穩(wěn)、精準。隨著一聲暢快的“嘩啦”,堵塞的鐵礦石應聲滑落。師徒倆對視一眼,長長吁出一口帶著灼熱氣息的疲憊,被汗水浸透的臉上,終于綻開了如釋重負的欣慰笑容。
像張堯、郭春子、王永強這樣的職工,在宏興股份選礦廠還有很多。他們勇敢地迎戰(zhàn)高溫,全力保障生產,為企業(yè)的高質量發(fā)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中國冶金報》(2025年08月20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