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博士,又在調制雞尾酒啊?”
“是啊,純正的四價釩勾兌的瑪格麗特,要不要來一杯?”
眼前這個陽光開朗、風趣幽默的大男孩,正是攀鋼研究院釩鈦化工技術研究所汪勁鵬博士。2019年入職的年輕科研人員,6年時間就上交了一張不俗的成績單:由他負責并主研的精制尾渣制備高純氧化釩項目取得了明顯進展,釩收率達到85%以上,高純五氧化二釩產品純度大于99.5%,為攀鋼實現含釩二次資源高值利用、提升釩資源利用率提供了技術支撐。他也因此榮獲院 “青年崗位能手”、 “青年創新能手”榮譽稱號。
勁煉——從實驗室到產業化的淬火之路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汪勁鵬堅信找到正確的科學研究方法,是提升技術研發效率、快速取得科研突破的關鍵。 聰敏好學的他,入職第二年便順利通過六西格瑪考試,憑借出色的總結凝練能力,成為少數獲得六西格瑪黑帶認證的科研人員。這一成就不僅彰顯了他的專業實力,也更加堅定了他投身科研、持續創新的理想與信念。
他負責的基礎研究項目“鈣化釩渣熟料流態化浸出工藝研究”,采用“理論分析-模型設計-工藝驗證”的研究方法,以釩渣鈣化熟料的物性和流化參數計算結果為基礎,設計出適宜的流態化浸出反應器,并通過實驗研究確定不同速率下各粒級的物料釩浸出率和停留時間變化規律,為實現鈣化釩渣熟料高效浸出新技術的應用邁出了關鍵的一步。為早日實現產線運行,他與項目組成員扎根生產一線,全力以赴推進項目進展。為獲取符合試驗標準的關鍵原料、驗證技術路線的理論可行性,他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系統完成了反應熱力學分類計算。在他的工作電腦里,僅以“Factsage 分析-某某工序”、“HSC 計算-某某平衡”等命名的文件夾就達到上百個。在歷經上百次的實驗室基礎試驗后,項目最終如期投入產線運行——回收利用率波動的難題迎刃而解,產線實現穩定運行并達產達效。他用實際行動,彰顯了新時代青年以科技報國的信念與擔當。
鵬程——讓攀鋼釩資源利用技術國內領先
釩的回收率提升和高純產品制備,一直以來都是釩資源提取及利用領域科研人員致力攻 關的核心技術。攀鋼采用高爐冶煉釩鈦磁鐵礦,其中約21%的釩進入到高爐渣中,經高爐渣提鈦后 形成含釩精制尾渣,若不能實現有效資源化利用,將嚴重制約攀西地區釩資源的高效開發和整體利用效率。為了解決精制尾渣中釩的高效選擇性提取及高純釩產品制備關鍵技術難題,汪勁鵬一頭扎進實驗室連續奮戰,和項目組成員反復討論、不斷優化技術方案,爭分奪秒地開展系統性試驗。為揭示精制尾渣提取過程中釩的轉變機制,他頻繁往返于院分析測試中心電鏡室,成為那里的“常客”。
經過大量實驗與反復探索實踐,,項目終于突破技術瓶頸,成功實現了精制尾渣中釩高效選擇性分離,制備出3N級氧化釩產品(純度>99.9%),并進一步擴展鈣化提釩工藝產業鏈,提升產品在釩電解液、催化劑等領域的利用。目前已完成了多輪公斤級試驗,釩回收率可達到85%,具備較強的工業應用價值。同時汪勁鵬還構建了核心知識產權專利集群,申請發明專利10項,該項技術不僅可為高爐渣綜合利用技術的產業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還能顯著提升釩鈦磁鐵礦中釩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
新程——面向未來釩制品新工藝探索
2024年,全球釩產業領域面臨市場需求萎縮的局面,汪勁鵬冷靜思考未來釩產品的走向。他提出以用戶的需求為宗旨,實行釩產品個性化定制的思路。
如何從高純釩到高品質釩,汪勁鵬深入研究了水、銨循環的影響,通過多輪試驗有效減少了水處理量和銨耗量,以一段溶解+多段除雜的方式,實現了Fe、Mn、P、Si、K、Na等雜質的深度去除。他創新了全濕法短流程制備釩電解液技術路線,解決了精制尾渣中釩鈦高效分離的技術難題,同時通過萃取對浸出液進行了凈化富集,制備出釩濃度1.8mol/L,雜質含量滿足國標一等品要求的硫酸氧釩電解液,實現了含釩精制尾渣的高值化利用。目前已順利完成十公斤級試驗,百公斤級擴試線也正在加緊建設中,用于系統驗證工藝路線在規模化生產條件下的可靠性與經濟性,為后續產業化應用提供關鍵數據支撐并奠定堅實基礎。
樂觀自信的汪勁鵬,如今正帶領他的團隊一如既往的奮戰在科技攻關前沿和生產一線,持續攻關釩資源高值高效利用的關鍵技術瓶頸,全力以赴推動釩產業技術革新,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攀鋼研究院釩鈦化工所 劉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