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武集團中南股份煉鋼廠煉鋼車間二工序乙班班長陳兵益,在煉鋼一線扎根27年,從轉爐操作工到值班長主操,將人生最熾熱的歲月都“熔”進了鋼水里。每天,在爐臺上,面對每一次爐溫的波動、每一縷渣氣的升騰,都藏著他對“煉鋼”二字的極致注解:既要守住經驗的“根”,更要長出創新的“枝”。
攻堅低硅鐵水:一場與“冷態”的博弈
在轉爐煉鋼的難題清單里,“低硅鐵水冶煉”曾是塊難啃的硬骨頭。因硅含量低,前期渣化慢如蝸牛,中期頻繁返干似“卡脖子”,脫磷率始終在低位徘徊。“傳統的冶煉模式,是給高硅鐵水‘量體裁衣’的。”陳兵益指著轉爐模型比劃,“但低硅鐵水就像沒燒透的炭,硅氧化放熱少,中期高槍位反而讓渣子‘燒不透’。”
他蹲在爐前觀察渣況的眼神,像極了老中醫診脈,經過不斷跟蹤分析,他總結出一套適合“低硅鐵水”冶煉方法。這一方法,低硅鐵水的脫磷率提升14%,不僅提高脫磷還有效降低石灰消耗。如今,這套操作法已作為煉鋼二工序的“標準動作”,曾經的“燙手山芋”變成了降本增效的“金疙瘩”。
從“一人會”到“人人精”:特鋼線上的“火種傳遞”
2019年,中南股份吹響加速特鋼研發的沖鋒號。當“高端特鋼”四個字擺在面前時,陳兵益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特鋼像“鋼中貴族”,對夾雜物控制的要求嚴苛,而他過往的經驗里,只有自己摸透特鋼的“脾氣”,班員們的腦海中尚未形成現有的“特鋼操作手冊”。
提升、再提升、必須加快整體技能提升。為此,陳兵益在每次白班下班后,帶著轉爐班、精煉班的員工,“啃起”了《特鋼冶煉新技術》?!疤劁摰膴A雜物控制,關鍵在擋渣。”為了使班員練熟這個操作,他帶著員工在模擬裝置上反復練習,直到每個人都能達到輕車熟路的水平;班中,他親自指導班員的冶煉成分精準控制……經過全員的持續“打磨”,換來的是全年特鋼全氧及非金屬夾雜物合格率100%的漂亮成績單。當第一爐高端特鋼順利下線時,陳兵益拍著徒弟小張的肩膀笑:“咱班也能煉‘鋼中貴族’了!”
25年經驗沉淀:6項操作法的“降本密碼”
在煉鋼光陰的25載里,陳兵益不僅通過所學所感,讓自己成長為經驗豐富的老煉鋼工,他還針對現場難題,在解決問題過程中不斷把經驗總結成各項操作法。例如為了降低補爐成本,他成功實踐出生鐵補爐法,利用換澆次時機加生鐵墊補前大面,減少補爐次數30%;又例如為了提高出鋼口壽命,他制作專用工具墊補碗部凹坑,讓出鋼口壽命從200次延長到400次以上;還有“優化等樣時間”“中灰石替代部分石灰造渣”等6項操作法,每年能為煉鋼節省不少成本。
從1998年入廠至今,陳兵益的崗位從操作工到值班長主操。當被問起最驕傲的事,這位獲得過“最佳實踐者”“十佳安全班組長”等榮譽的老班長,目光掃過操作臺前專注的年輕面孔:“現在班員都能獨立煉特鋼了,這是我最驕傲的?!?nbsp;(黃寶華 梁森泉)




























